当前位置: 首页 » 独家视点 » 正文

玉米全新价值区间震荡 通胀斗争的主战场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1-21  
——2009年玉米市场回顾与2010年展望

  一、全年行情简介及特点

  2009年大连玉米指数开盘价1569,最高价1847 (2009年12月29日) ,最低价 1538(2009年1月8号),收盘价1843,全年呈稳步上扬态势,年终以次高价收盘。

  总体特征:2009年全年行情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最大,受宏观经济影响次之。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指定交割仓库共有16家,全部位于东北产区,在黄淮海产区和南方销区没有指定仓库。因而,运力和天气对大连玉米的价格影响也较大。2009年大连玉米期货的月度成交量与前两年相比较为平稳,只在8月份略有放量,但对比前两年,也是小巫见大巫。成交量比2007、2008年有明显减少。主要因为2008/09年度玉米的托市收购量大密集度高,主力资金不敢贸然入驻。(见图1)

  CBOT玉米和大连玉米在2009年有两点重大的相同,即2008年12月5日见局部低点,2009年9月8日后,均处于涨势。显示国内外期货市场的联动性增强。

  图1:大连玉米近三年成交量对比图

图为大连玉米近三年成交量对比图。(图片来源:格林期货)

  二、2009年玉米期货行情回顾

  纵观2009年大连玉米期货指数日K线图,我们可将其走势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图2: DCE玉米指数三浪式上涨

图为DCE玉米指数走势图。(图片来源:格林期货)

  第一阶段:托市收购刺激玉米期货指数快速上涨(年初—3月20日)

  这一阶段从2008的12月5日创出最低的1452上涨到2009年3月20日的1712,上涨了260,上涨幅度较大。历时105天左右。

  2008年11月底前, 国家在东北已经推出了两批托市收购计划,但是,金融危机加剧、产量创下新高以及下游需求不旺等多重利空,因而,期货价格持续下滑,玉米指数于2008年12月5日创下了1452元/吨的近两年最低位。 12月24日国家又推出了第三批临储收购计划,收购量高达2000万吨。2009年2月19日再次亮出“大手笔”,启动总量为1000万吨的第四批玉米临储收购。至此,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2月,国家共推出四批临储收购计划,总量高达4000万吨。

  此次收购面向的是东北四省区,而这4个地区2008年的玉米总产量为6000万吨左右,即政府掌控了这些主产区市场上近70%的玉米。于是主产区的玉米价格迅速攀升,进而带动华北地区和广东等地玉米价格不断上扬。

  进入3月份之后,随着收购进度的推进和市场粮源的减少,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加速,达到了阶段性高点。同期,DCE玉米指数也在3月20日创下了1712元/吨的峰值。

  第二阶段:需求不旺和储备库存的双重压力致使行情回落(3月20日—7月8日)

  在这一阶段,最高点是3月20日的1712,最低点为7月8日的1612,历时110 天。但由于收储价格的刚性,下跌空间被封锁,从而构建“楔形调整”。

  2009年3月末,玉米收购计划基础完成,临储收购已近尾声。但是宏观经济却并未有见好迹象。而玉米需求在收储收购完成后,需求大幅萎缩,而临储库存销售成为市场不能承受之重。

  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未见明显起色。2009年4月初,国家统计局发布了3月份经济数据,其中CPI、M1、财政收入、发电量、工业增加值、消费品零售额和进出口总额等10个指标均出现较大回落。国内外经济乌云密布,前景不甚乐观。

  (一)玉米需求大幅萎缩

  在危机笼罩之下,深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等举步维艰,临储收购结束后,深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等仍然举步维艰, 玉米的需求出现较大萎缩。

  1、对于玉米深加工企业来说,一方面,玉米价格因前期的临储收购而出现较大上涨,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另一方面,酒精等终端产品价格并没有同步上涨。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

  2、对于饲料企业来说,甲型H1N1流感从美洲爆发,迅速蔓延到我国,造成国内消费者出现“猪肉恐慌”,进而引发生猪价格由2月初的13元/公斤一路下跌到6月初的9.7元/公斤,跌幅超过25%。尽管随后世界卫生组织申明,甲型H1N1流感与猪并未存在必然联系,但在7月份之前,生猪价格一直低于10元,猪粮比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这就导致养殖企业补栏积极性较低,饲料企业经营颇为困难,饲料用玉米的需求量回升缓慢。

  3、局部芽麦替代部分玉米消费。2009年5月下旬以来,湖北北部、河南南部遭遇了持续的强降雨,其中襄樊、信阳、南阳等地的新产小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芽,严重的地区发芽率高达到60%以上。一方面,由于芽麦适合用于消化能力较强的家禽,特别是水禽饲料,而在芽麦比较严重的湖北地区,禽类饲料占全省饲料消费的50%左右,巨大的市场需求将给芽麦替代玉米消费提供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芽麦价格相对较低,一些酒精加工企业也采购芽麦替代玉米进行酒精加工。由于芽麦流入饲料、酒精加工领域,从而对国内玉米市场需求造成挤压。

  (二)临储玉米销售靴子高挂

  进入4月份后,东北产区玉米价格已经达到或超过临时存储收购价位。同时,价格的上涨放缓了临时存储收购进度,4月份的收购量明显比前几个月的收购量低。截止到4月15日,东北产区临时存储玉米累计收购3447.13万吨,占东北玉米商品量的60%以上 。

  临时存储收购政策结束,市场对于临时存储玉米的销售时间、销售底价等是用粮企业比较关心的话题,但在官方通知没有出台前,市场主体可能更多地采取观望态度。对于临储玉米销售会对市场产生冲击的恐惧使市场承压。

  第三阶段:多重因素催生上升主浪(7月8日—12月31日) 

  这一阶段从7月8日的1612点,辗转上升。最高价为12月29日创造的1847 ,已经运行172天。对本阶段的上升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如下:

  (一)天气干旱

  2009年7月下旬以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五省降水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部分地区基本无有效降水,同时持续高温天气,造成土壤失墒加快,而北方玉米此时正经历孕穗、灌浆时期,旱情的持续会降低受灾地区的单产水平。 严重的干旱,导致许多玉米主产地,特别是辽宁阜新、朝阳、辽阳和锦州等地出现了玉米绝收现象。从当时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以及USDA的定期报告中可知,市场普遍预计2009年玉米产量将会大幅下滑。 这一切成为市场疯狂上涨的导火索。从8月13日到8月末,短短十几天时间,DCE玉米指数上涨近100点。

  (二)宏观经济走好,需求增加

  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企稳回暖,一些深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开始恢复运营。市场需求有所恢复,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上旬,国内猪肉价格已经连续十周上涨,鸡蛋价格也处于上升通道,在养殖业恢复的带动下,饲料消费需求正在扩大;同时8月份以来玉米深加工产品价格也是稳中有涨,深加工企业利润也在逐步恢复,共同刺激了玉米市场需求的回暖。为此,继7月21日启动临储玉米拍卖之后,国家于9月15日开始实施玉米跨省移库拍卖计划,以缓解南方各大主销区的燃眉之急。

  (三)新玉米上市,农民惜售

  10月份是关内玉米上市的高峰期,但由于9月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和部分产区玉米减产,农民普遍看好后市,惜售心理比较强烈,而10月上旬国家的政策利好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心理;另一方面收储企业从控制风险的角度考虑,对今年玉米的收购价格也比较谨慎,同时也在等待今年具体收购政策的进一步明朗,普遍在市场上呈观望心态。10月份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玉米收购量较同期偏少,价格也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四)冰雪灾害

  从11月初开始,我国中部和北部地区普降大雪。然而,过犹不及。因为降雪量过大,原本有利于缓解北方先前旱情的“瑞雪”,却演变成了“百年一遇”的雪灾。灾情致使销售、运输出现问题,这助推期价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攻。

 (五)宏观经济持续向好

  7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的各项统计数据, 在世界经济前景依然不容乐观的形势下,国内经济触底向好发展 ,下半年企稳向好趋势更加明显,给玉米产业以发展的希望和信心。11月,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情况。在8.67万亿的新增信贷和众多振兴政策的支持下,GDP增速回升到8.9%的高位,而CPI增速为-0.5%,转负为正指日可待。

  三、CBOT玉米震荡探底

  从CBOT玉米走势图上,我们可以将2008年6月27日至2009年5月8日分为一个完整的五浪,其中A—B为第一浪,B-C为第二浪,C—D为第三浪,D-E为第四浪,E-F为第五浪。其中第四浪始于2008年12月5号的最低点311.6。

  在上述浪型划分的基础上,美玉米2009年全年可以划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8年12月5号的最低点311.6至2009年6月3日见高462.5。第二个阶段是从2009年的6月3日至2009年的9月8日的307.5。第三个阶段从2009年的9月8日至今,处于稳步上升阶段。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小五浪形态(如图),至少也是反弹,从波浪理论来说,在进行充分调整后,至少还有一个同级别的C浪反弹。至少有100点的涨幅。

  CBOT玉米和大连玉米在2009年有两点重大的相同,即2008年12月5日见局部低点,2009年9月8日后,均处于涨势。

  图3:CBOT玉米指数日K线图

图为CBOT玉米指数日K线图。(图片来源:格林期货)
 

  四、供需分析

  (一)全球玉米供需格局分析

  全球玉米近年来一直保持产销同步增长的态势,产销量已经从1999/2000年度的6亿吨增长到2009/2010年度的近8亿吨。而库存方面,历年的数据变化相对较大,从最高8千万吨到最低近5千万吨,波动幅度较大。

  2009年全球玉米产量较去年小幅减少,但是需求增长明显,根据美国农业部11月份预计,玉米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分别增长2%和5%,总体需求预计增长3%,以至于新年度期末库存预计减少9%到17%。

  虽然2009/2010年度库存较前两年度出现较大增长,库存消费比已经从13.9%上升至安全警戒线之上的17.4%。 而最近20年以来,库存消费比低于17%的状况只出现在03/04年度15%和06/07年度16%。全球玉米供需紧俏,库存消费比处于20年来低位。

  图4: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和库存消费比变动图

图为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和库存消费比变动图。(图片来源:格林期货)
 

  图5:世界玉米产量情况

图为世界玉米产量情况走势图。(图片来源:格林期货)
 

  (二)美国玉米供需情况

  而美国玉米供需情况则有明显不同的表现。虽然美国玉米在过去的十年里总体产销量也趋于上升,但近两个年度产量出了明显的下滑,而消费量变化相对较小。2009/2010年度玉米消费量将有小幅增加,但产量却下滑,供需格局出现明显的好转。近两个年度库存消费比维持在15%以上,分别为15.7%和15.2%。因此美国总体供需格局对价格相对有利。

  图6:美国玉米产消情况分析图

图为美国玉米产消情况分析图。(图片来源:格林期货)
 

  (三)中国玉米供需格局分析

  自2003年以来,我国玉米总产量从1.16亿吨开始,逐年增多。2008年玉米总产量一举超过1.65亿吨,而总消费量为1.52亿吨,库存消费比高达34.93%(四连增)。  因此,国内玉米产量和消费量与世界玉米一样,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而最为显明的是中国库存情况近十年来走势相对简单,呈现趋势运行,近三个年度来,随着中国玉米产量的连续丰收,虽然消费呈现刚性增长,但库存仍持续上升。目前库存消费比已经高达33%,远远高出世界与美国的库存消费比。这对玉米价格形成较为沉重的压制。

  图7:中国玉米产消情况分析图

图为中国玉米产消情况分析图。(图片来源:格林期货)

  2009年8月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测数据如下(当时尚未完全考虑旱情的影响):2009年我国春播和夏播玉米播种面积为2960万公顷,同比增加45万公顷,增幅为1.55%;2009年国内玉米产量的预测值为16650万吨,同比增加59万吨,增幅仍为0.4%。

  关于2009/2010年度中国玉米减产的疑问始于2009年8月中旬,截至目前,市场上关于中国玉米减产的版本也好多种。据调查显示,最为轻度的是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估的2009年玉米产量1.63亿吨,同比下降1.8%, 按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08年玉米产量1.655亿吨计算,减产幅度将达到13.3%。美国农业部2009年12月度供需报告数据显示,USDA预估2009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55亿吨,消费1.59亿吨,结转库存0.4872亿吨,库存消费比31.23% ,较去年34.08%水平略显紧张。

五、影响2009年玉米期价走势的基本因素

  认真地分析影响2009年玉米期价走势的基本因素,有助于分析2010年玉米期价的走势。

  (一)世界各国经济刺激计划

  2008年11月5日,中国出台举世瞩目的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同月10日,美国汽车业三巨头申援500亿美元;同月24日,英国公布22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同月26日,欧盟委员会批准2000亿欧元经济刺激方案……全球主要经济体在2008年11月采取“救市”。

  为了重振美国经济,美国众议院2009年1月28日通过了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施行量化宽松政策,买入3000亿国债,收购7500亿美元房贷担保证券。美国货币当局以这种实质上等于“印钞票”的方式,支持政府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这引发了市场对美元购买力的担忧,带动美元下跌和大宗商品价格暴涨。

  (二)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2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取消对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

  为配合上述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上半年信贷投放达7万亿,贷款投向主要集中在城建、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基建项目上。2009年前11个月,金融机构新增9。2`1万亿元,全年估计在9。5万亿,中国2009年上半年发放贷款达7万亿元。

  2009年,中国经济复苏强度明显强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2008年四季度以来,为“保增长”而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政策收到超预期的效果,2009年中国经济呈现“V”型走势。分季度看,GDP增速在一季度触底(6.1%),二季度强劲反弹(7.9%),三季度继续上升(8.9%),四季度可能达到年内峰值(>9%)。与之相伴随的是,投资高速增长,工业生产增加值同比增速持续反弹,消费保持强劲,出口止跌企稳回升,物价逐步走出通缩。

  资本市场从2008 年10 月28日开始了始料未及的上涨行情,房地产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和幅度复苏、发展。创业板于2009年10月开板。这些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为2009年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牛市提供了基础。

  (三)玉米收储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分析

  国内玉米临储政策和临储玉米拍卖,这是影响大连玉米期货走势的最直接的因素。

  最初是在2008年10月20日,发改委公布了最新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方案,在东北地区按照每市斤0.75元的价格实行玉米国家临时收储500万吨,比2008年收储价格提高了100元/吨。在方案正式公布前,大连玉米提前做出反应,在前期由金融海啸导致的国内外农产品连续大跌的环境下,连续两个交易日大幅反弹,涨幅近5%。

  2008年12月19日,市场开始传闻将要增收2000万吨的收储数量,大连玉米期货应声大涨,截止到2008年12月24日,消息得到证实,大连玉米5月合约从1466元/吨震荡上行至1529元/吨,上涨幅度超过4%。

  时隔一个月,2009年2月19日国家粮食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达第五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收购计划,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区)收购国家临时存储玉米1000万吨,收购价格维持每吨1500元,收购执行期截止到2009年4月底。

  2008年/2009年度,国家自去年10月20日起,先后推出了4次玉米收储计划,总量达到4000万吨,实际收储量达到3500万吨左右。国家通过临储玉米收购掌握了大量的玉米粮源后,对市场即拥有了较多的定价权。在收储完备后,市场就开始关注抛储。这成为今年3月—7月下跌的首要因素。

  因而,我们预计,2009/2010年度临储玉米的收购,同样也将对2010年上半年的行情产生直接的影响。

  (四)临储玉米拍卖对市场的影响分析

  东北临时存储玉米拍卖情况与市场紧密相连。进入2009年11月份,东北2009年产玉米上市量逐渐增加,为了防止临时存储玉米竞价销售对玉米价格产生的打压,国家在11月底停止了东北临时存储玉米的拍卖。随着停拍的消息在市场中传开,企业也抓紧最后机会加大了在拍卖市场中的采购量,带动了成交率和成交价格的上涨。

  2009年7月21日,国家在2009年首次启动临储玉米拍卖,到国家在2009年12月1日开始停止了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交易。 截至2009年12月22日,22次临储(含跨省移库)玉米拍卖实际成交1604.71 万吨,其中临储玉米成交1411.75 万吨,成交均价1586 元/吨;临储跨省移库玉米成交192.96 万吨,成交均价1857 元/吨。

  图8:国家临储玉米竞价交易成交量和成交价

图为国家临储玉米竞价交易成交量和成交价走势图。(图片来源:格林期货)

  (五)其他政策

  1、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出口退税政策

  2009年6月3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自2009年6月1日起玉米淀粉、酒精的出口退税提高到5%。本次将玉米淀粉、玉米酒精纳入这一范围,也是充分考虑到了目前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生存情况。然而根据目前玉米深加工产品国内外市场情况,提高出口退税率的玉米淀粉、玉米酒精仍价格上缺乏竞争力。例如,当前东北深加工企业的玉米淀粉市场价格在2000元/吨附近,出口退税约100元/吨,实际FOB价格在1900元/吨(尚未考虑运输费用等),而目前国外进口企业希望FOB价格下跌到1800元/吨。短期来看,在国内外相关产品价格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玉米淀粉、酒精出口退税率的提高难以明显推动出口,改善国内玉米需求状况。

  2、关于生猪的调控政策

  2009年1月份,六部门发布预案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下跌。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公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下跌调控预案》。根据预案,生猪价格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使猪粮比价不低于5.5∶1,辅助目标是仔猪与白条肉价格之比不低于0.7∶1;生猪存栏不低于4.1亿头;能繁母猪存栏不低于4100万头。当指标过低时将采取启动储备、增加财政补贴、进出口调节等措施,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下跌。

  2009年6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5月份,我国生猪出场价格、白条肉出厂价格、仔猪价格均呈现持续走低态势,猪粮比价继续下跌,已经连续4周低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年初联合发布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设定的生产盈亏平衡预警点(中国猪粮比价已连续六周低于六比一的盈亏平衡点)。6月13日,根据《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启动了国产冻猪肉的收储工作,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稳定生猪生产。

  该次冻肉收储价格以“不打压市场实际成交价格”为原则,收储价格不低于各收储库点地区猪肉平均批发价格。据市场消息,此次冻猪肉收储总量共计20万吨,首批收储量为 12万吨。

  虽然政策出台后并没有引起价格的应声上涨,但是,对于下半年的牛市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以上政策在2010年若出现变化,也会影响玉米期价走势。

  (六)天气情况

  天气对玉米期货的走势影响很大。

  2009年4月播种时节,东北产区天气风调雨顺,作物表现良好。但进入5月上旬开始,东北持续无降水,高温与大风天气造成大范围的干旱,据农情上报统计,截止5月23日,黑龙江省耕地受旱面积7922万亩,其中重旱面积3091万亩。而富有戏剧性的是,近20多天来,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雨寡照天气,在旱情得到明显缓解的同时,个别地区又出现洪涝灾害的隐患加大。

  2009年7、8月份,东北产区出现严重干旱,国内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当时玉米生长处于灌浆期,东北地区出现的高温少雨对玉米生长十分不利。但是天气情况并不影响长期趋势,供需是决定性因素。即使相关政策,也是影响供求关系。

 (七)玉米下游行业经营利润不稳

  1、生猪价格忽高忽低

  2009年上半年,我国生猪市场总体需求不旺,价格持续回落,成本上升,效益下滑。故6月份国家出台了冻猪肉收储计划。

  2009年7月份以来,生猪价格出现了一波持续、小幅的上涨行情,生猪价格连续上涨了13周,到了9月份以来开始稳定并进入了盘整阶段。

  受生产成本及部分疫情的影响,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12月28,目前猪肉价格已连续6周回升。而河南省猪肉价格也连续七周保持上涨态势。受节前需求增加的影响,预计后期我国猪肉价格还将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

  2、工业加工用玉米需求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

  随着各国政府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注,特别是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召开,乙醇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将再次成为市场炒作的题材。

  据BB&T最近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夏季美国环境保护局可能将汽油中的乙醇掺混率从当前的10%提高至12%,将使得燃料乙醇玉米的消耗量增加20%。乙醇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玉米需求。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2009年度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增长近21%,达到了36.8亿蒲式耳。而本年度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将达到42亿蒲式耳。根据美国政府的规定,到2015年,美国乙醇行业需要使用50亿蒲式耳玉米才能满足掺混政策带来的需求。

  另外,在乙醇消费大幅增加的同时,玉米淀粉市场表现也较为强劲。近期,糖价的飚升带动了淀粉糖市场需求回暖,使得淀粉糖的价格不断上涨,并进一步支撑了玉米淀粉市场转好。在乙醇和玉米淀粉市场走强的推动下,估计后期工业加工用玉米需求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

  3、玉米淀粉价格持续高涨

  据中国玉米市场网12月29日消息,中国玉米淀粉价格12月28日稳中有升,受玉米成本提高影响;其中,苏州地区玉米淀粉价格上调40元,至2,820元/吨。目前,国内玉米淀粉市场价格依然处在上升通道。农民惜售,产区原料玉米成本不断提高,销区淀粉市场由于到货数量少,港口、中转站几乎见不到散货,现金订货至少要1月中旬才能到货。零售市场非常紧俏,厂家直销全部停止报价,经销商淀粉报价已涨至2,800元/吨以上。

  (八)替代品的影响

  木薯和芽麦大大缓解了玉米的减产所带来的影响,对玉米价格产生了压制作用.。

  1、木薯干和木薯干淀粉

  受玉米淀粉价格大涨的影响,国内市场开始大量进口廉价的木薯干,2月份我国进口木薯干为34.5万吨,比上月增加8.5万吨,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2009年1-9月,进口木薯干数量增长到436.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77.9万吨。全年木薯干进口量预计可高达500万吨,将超过2006年的最高记录。

  2009年1-9月,进口木薯淀粉61.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8.1万吨。国外木薯干以其明显的价格优势,进入酒精和饲料消费领域,对于玉米消费有明显抑制作用。

  2、芽麦

  今年的芽麦对玉米也产生了替代作用。据统计, 芽麦面积大约占小麦总面积的6%,以11495万吨总量计算, 芽麦约有650万吨左右。

  六、2010年展望

  原油价格极有可能在2010年继续走高,玉米期货市场将在2010年轻松步入新的价值空间,而后,为了应对通胀,政府手中可供出台的政策虽然不少,但玉米价格不会轻易跌落至2009年的价格空间。 从而导致玉米指数高位震荡,寻找新的方向,夯实新的价值区间。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国米现货市场较好控制,但是更需特别注意的是,一旦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我们应如何应对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国际国内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必须用系统的、综合的手段方能正确应对。

  我们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再作分析。

  (一)技术分析

  1、美元指数

  美元指数下跌是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图形分析,美元指数在2009年11月25日见底74.17后, 强势反弹,于2009年12月22日高见78.449。根据波浪理论分析,美元指数在充分调整后,应仍有一轮新的涨势。若如此,将有助于全球通货膨胀的产生和蔓延。

  2、国际原油市场

  美原油指数从2009年10月21日见高83.07后,开始横盘整理至2009年12月1日后,在美元指数大幅反弹的压力下,连续下挫,2009年12月14日低见73.08后,一路上扬,已轻松跃过80美元大关。。根据“横有多长,竖有多长”的谚语,从这个小型的形态来看,涨势会持续到2月前后。

  如果我们把2009年2月17日40.11至2009年6月30日高点75.01相连,作为A浪或第一浪,6月30日至12月14日(73.08)期间作为B浪或第二浪(这期间共有五个调整小浪),则12月14日起的涨势量度升幅至少应在108( 75.01-40.11+73.08)

  趁2009年油价大幅回落之时,全球主要石油消费国都加大了战略石油储备采购的步伐。2009年美国战略石油采购超过2千万桶,并在7月份基本停止。中国第一期石油战略储备工作在2009年完成,第二期战略石油储备也已经起动,并将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注油。另外,印度将于2012年之前增建500万吨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封锁了原油的下跌空间。

  图9:美原油指数日K线图

图为美原油指数日K线图。(图片来源:格林期货)

  3、CBOT玉米从2004年以来的连续图看来,CBOT的玉米期价并非底部。由于2007年因为美元贬值引发的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前,现阶段的期价反而不低。但是从形态上看,形成“W”形态,如有效突破462.5,将迎来大幅上涨格局。

  4、 大连玉米期货指数量度升幅在1971点。或者更高,根据波浪理论的特点,第四浪和第二浪形式不同,由于第二浪以横盘的形式出现,因此,第四浪可能会以比较迅猛的之形走热进行调整,或者形成新一轮跌势。涨势会持续到元月份。

  (二)宏观经济

  1、中国经济已经反转回升

  我国政府在对待经济复苏和经济持久发展这个问题上持十分审慎的态度。温家宝总理曾经说“经济企稳向好并不等于经济根本好转”。其实,经济根本好转也还不等于我们的经济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通胀如何应对,是否会失控,都是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重要因素

  政府已经关注到一些通胀预期。第一,就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以传导到国内,比如像石油、棉花;第二,就是今年货币的供应可能影响到通胀的预期;第三,就是明年物价有一个“翘尾”的因素;第四,我们现在还没有出现通货膨胀,CPI刚刚由负转正,PPI也还是负的。但是已经预见到通胀有可能出现。第五,中国明年的外汇占款有可能大幅增加。相对于国际发达经济体,明年中国的经济表现将更加优异,贸易顺差和投机性热钱都会增加。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会引导热钱进一步涌入中国。虽然2009年12月份风传游资从中国撤退。

  越南和印度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两国通胀已开始显现。据越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越南12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升6.52%,连续第4个月加速上涨,且创出4月份以来最大涨速。而截至12月12日当周,印度的食品批发价格指数年升18.65%,达到近11年来的最高点。越印两国的现状可能会刺激中国政府对通胀更加敏感。

  此外,今年我国粮食丰产,而2010年发达国家增速仍然面临放缓风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很难像2007年那样迅猛上涨,输入性因素对中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拉动作用可能也不会比2007年强。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大宗商品上掌握着足够的粮源。

  3、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问题

  从历史上看来,宽松的货币政策从来都不会持久,但积极的财政政策却可以持续较长时间。2010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应是逐步退出的状态。但由于贷款支持大多是铁路基及医院、学校等固定资产投放,这些项目银行的支持仍然是重点。因此,贷款额度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当然,如果通货膨胀较为剧烈,货币政策也不排除会急转弯。

  (三)玉米的供需情况

  从全球玉米的供需格局看,世界玉米供需格局决定全球玉米价格仍将维持低位运行。

  虽然今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粮源供应紧张,现货价格飚升的情况,但必须看到这种情况是局部的,暂时的。中国乃至世界目前都不存在粮食短缺的问题,因此供需基本面并不支持粮价长期的、猛烈的上涨。尽管中国在2009年遭遇了局部自然灾害和农作物减产,但是政府的粮食储备却创下了历史的新高。

  据推算了解今年国内玉米库存共达到6000万吨。目前来看,除去拍卖轮出的1412万吨和向地方深加工企业定向销售的577万吨玉米,国储手中仍有大量储备玉米可供调出。相比较之下,2006年年底粮价爆发之时,政府储备粮只有不足3000亿斤。一旦粮价上涨过快过猛,政府就会把这些储备粮投放市场,平抑物价。

  国际玉米价格偏低,国内玉米出口仍没有价格优势,因此玉米出口仍停留在预期之中。中国2009年1至11月份玉米累计出口量为93,340吨,较2008年同期出口量的235,379吨同比减少60.3%。

  可以判断,如果玉米价格进一步高企,将进一步引起木薯产品的大量进口。此外,国家也可通过在玉米主销区增加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指定交割仓库的办法,打压期货价格,引领现货价格,对通胀进行打压。只是调控的时间和规模是一门艺术。

  (四)2009/2010年临储玉米收购

  2009年11月27日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公布2009年秋粮收储政策,国家决定再次对今年产的东北玉米进行收购,作为临时存储玉米。

  与2008年一致的收购价格基本符合此前市场的预期,但相比去年只在东北地区进行政策收购,今年收购政策的受益面更广,南方16个省份的饲料企业可以通过一定形式进入东北产区采购,并给予70元/吨的补贴。

  与2008年相比,2009年东北玉米的收购政策更加完善,同时也照顾销区市场。一方面,相比2008年的分批收购,2009年玉米实行的是敞开收购,一步到位,增强了市场信心,更加利于玉米价格稳定;另一方面,2009年收购政策的受益面更广,南方销区企业可以通过一定形式进入东北产区采购,并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了销区企业采购东北玉米的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东北仓储负担。

  据统计,截至12月20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10个玉米主产省(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9年新产玉米1211.8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452.8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67.3万吨,占收购总量的22%,比上年同期减少541万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农民惜售心理严重。

  参考小麦托市收购情况分析,不论价格定在什么位置,收购量都不会太低。一方面是由于如果收购价达到了最高限价的位置,则收购量会下跌甚至停止,需求减少,则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毕竟收储时国家提供收购贷款,最低收购价范围内的粮食价款由国家提供,企业即使高价收购,也只是承担差价部分。

  农业是一个弱势行业,繁荣和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国内收储政策对玉米走势影响甚大。另外,玉米是一个与国际油价、国际大宗农产品市场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个市场,与国内食品行业联动性强的一个行业,其下游是一个必须有政策支持的行业。岁尾年末,玉米下游行业的价格高涨是2009年玉米价格高涨的反应。如果玉米价格下行,这些行业的价格自然应声而落。因此,一旦中国确认发生通货膨胀,大连玉米期货将可能成为斗争的重点战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