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末,本地市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玉米外销不畅,国内市场出口数量一度持续减少,导致国内玉米积压量增加;同时,由于2008年下半年玉米价格较高,国内许多大中型饲料企业改变生产配方后,致使玉米的使用量有所减少,在国家宏观市场影响下,新沂本地市场玉米由每吨1560元下降到1480元/吨,进入2009年1月初继续下跌到1420元/吨。此价维持近一个月,到了2月中、下旬市场受市场小麦与稻米价格上涨影响,总体呈现出小幅上扬走势,集贸市场地产玉米交易价格从每吨1420元上涨到每吨1460元,每吨上涨40元,此时,养殖户收购价格为每吨1480元,贸易商就门市收购价为每吨1460元,提高30元/吨。东北产玉米批量交易价格为每吨1520元,提高20元/吨。3月上旬,中央两会召开国家政策明朗,加之前期国家对玉米实施的临时收储计划效用显现,伴随着仲春气温回暖,养殖业趋于恢复性扩张,市场对玉米需求量增大,促进了市场玉米价格的上涨,本地市场黄玉米交易价格从月初每吨1460元提高到1520元,个别优质玉米价格达到每吨1600元,较月初上涨60元/吨。
进入4 月份春暖花开,养殖业开始快速恢复,市场对玉米需求量增大,引起价格上涨,据当月价格监测,市场上本地生产的黄玉米交易价格为每吨1580元,比3月份上涨60元/吨,其中苏玉系列价格为每吨1620元,上涨20元/吨。东北玉米批发价格在1680-1700元/吨,水分14.5%以内,上涨30元/吨。华北玉米在本地价格也在1580-1630元/吨左右,也上涨20元/吨。5月份的市场主要受到4月下旬墨西哥突然爆发甲型H1N1流感影响,在五一节前后的短短几天时间内,对国内生猪养殖业及局部地区饲料行业产生较大冲击,大部产区生猪价格跌幅超过20%,部分区域猪饲料销量也出现20%-30%的萎缩,同样给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形成压力。6月份,在国家临储批量销售以后,市场玉米流通量增多,价格相对出现下滑,玉米交易价格为每吨1580元,较5月份的每吨1620元下降40元/吨,平均降幅为2.5%,但仍与4月份价格持平。
7月份的市场在禽流感的阴影下,始终没有出现转机,价格总在平稳与涨跌之间徘徊。进入8月份总体表现出上涨走势。加之国庆及中秋节即将到来,各地农贸市场猪肉及鸡蛋消费增长价格上升,养殖业对各类饲料需求渐趋旺盛,各类饲料加工企业的玉米需求量也逐步加大,同时成品油调价导致交通运输不便及市场供应紧张,促使国内市场玉米价格全面上涨,进而引起本地市场玉米价格大幅度上升。据监测玉米平均价格从7月初的1600元/吨左右,上涨到1780元/吨左右。进入9月份春玉米上市,此时市场陈玉米交易价格仍在每吨1800元左右,而新产春玉米(可食用)价格为每吨1900元左右,上涨20元/吨;东北产陈玉米批发价格为每吨1800元,持平。
10月初秋玉米尚未大量上市,市场玉米正值稀缺之时,集市价格曾创下该年度最高价位,平均每吨交易价格最高达到2200元以上,但是只是昙花一现,市场随之出现下滑,据监测,在中秋与国庆过后的10月上旬末,价格就从每吨2000元下降到每吨1900元,进入中旬以后,集市上玉米价格就跌到每吨1800元以下了,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市场价格最后稳定在每吨1760元,进入10月下旬以后,市场新玉米开始大量上市,由于水份较大,其市场交易价格不得不再次向下波动,据价格监测,粮食经纪人下村上门收购的新玉米价格为每吨1560元,比中旬每吨1700元又下降了140元/吨,相应地集镇收购大户在门市挂牌收购价格为每吨1660元,也比中旬之前每吨1760元下降100元/吨。 进入11月份以后,许多农户在前期新产玉米上市时价格较陈玉米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惜售心理增强,市场粮源流量下降,加剧价格的上行。另外,饲料加工企业收购充实库存,还有不少玉米流向新沂境外,其中新沂南部个体经纪人收购的玉米主要销售给宿迁养殖户。导致本地玉米外销量增多,促使市场价格持续上升。地产普通黄玉米市场平均价格从每1600元/吨左右,上涨到1720元/吨,在近半个月内上涨160元/吨。12月上、中旬市场受到食用油价格上涨、养殖行情看好和外地玉米流入减少等影响,集市玉米交易价格再度上扬,市场本地产玉米平均价格为1860元/吨,较上月上涨140元/吨,到2009年年末市场价格维持在每吨1920元,又比前期提高60元/吨。
业内人士分析,本地市场后期行情将在四大因素影响下依然看好:一是外地价格特别是东北产区市场收购价格,在国家临储政策引导下持续上涨。二是入冬以来,天气转冷国内各地雨雪相加,玉米流通也在一定范围内受阻,同时国家政策与农民惜售等多重因素,也能影响市场玉米价格居高不下并持续上涨。三是铁路运价提高和春运来临运输资源紧张,是必影响东北玉米和华北玉米南下流入新沂市场。四是时近春节生猪价格上涨,养殖行情持续看好,以玉米为原料的饲料价格上涨,加工企业采购玉米欲望增强,市场后期对玉米需求将会增大,必然引起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