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通知》,今年玉米(国标三等)的临时收储价格为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0.76元/斤、吉林省0.75元/斤,与去年价格持平;而大豆(国标三等)的临时收储价为1.87元/斤,相比去年1.85/斤的价格,上浮约1%。
而此次新政策的最大亮点在于,鼓励东北大豆压榨企业参与收购。
临储将成长效机制
相比去年10月下旬就出台了有关大豆和玉米的临储政策,今年的临储政策整整晚了一个多月。
《中华油脂网》主编郭清保告诉记者,造成延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10月12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继续实施玉米、大豆、油菜临时收储政策,并完善操作办法和机制。
“政府希望能建立起保证大豆、玉米等稳定生产,临储未来将成为一种长效机制。这种情况下,对于此前收储政策需要更多时间完善。去年开始执行的大豆和玉米的临储政策,在这一年来曾遭遇诸多诟病。最明显的问题是,收储价格高于市场价格,而加工企业并没有参与收购,一方面造成国家仓库‘粮满为患’,另一方面,企业却无粮可收,并陷入亏损。同时政策也造成了进口大豆的激增。欠缺完善。”郭清保说。
事实上,“去年的临储政策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出台的。新的政策会考虑到企业参与收储等问题,对很多细节也要仔细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