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期价的突然发力,市场众说纷纭,而近期关注的焦点国储收购和今年玉米减产幅度仍未有定论。下面我们具体展开分析。
其一,收储政策仍限于传闻。目前,备受市场人士关注的临储玉米收购政策仍未出台,但却已经有两个版本的传言出现。一种是:今年临储收购价格与去年持平,吉林省二等1500元/吨,给予加工能力达到一定标准的深加工企业补贴;第二种:今年临储收购价格吉林省三等1500元,如果二等的话价格至少要1540元/吨,按照新的国家标准进行收购,其实也算是有所提高。不过毕竟是传言,还要等国家有关部门下发相关文件才能确切知晓。
我们可以看到,08/09年度,国家在收购了近3500万吨临储玉米才将市场趋势挽回。今年虽然遭遇减产,但库存压力仍在,国家能否继续天量收购还是未知数。上一年度1500元/吨的价格令企业生产成本、生猪养殖成本大大提高,今年价格提高到何种水平不宜过分高估。对于托市收购的猜想,个人倾向于这种观点:国家可能在新市场年度出台类似油菜籽的托市政策,一方面减少托市量,一方面补贴深加工企业收购。但收购量如果过低,价格持平的话,将引发市场预期落空。这种可能性也要引起警惕。
其二,关于今年减产的幅度。根据国家油中心10月报告预测,09/10年度中国玉米产量为1.63亿吨,而美国农业部在昨日发布的报告中则维持了上月1.55亿吨的预估数字。另外,据日内瓦SGS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称,根据对中国七个省区的玉米产量进行了实地考察,今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44374亿吨,相比之下,上年为1.659亿吨。今年中国玉米产量比上年大幅减少了13%。创下了四年来的最低水平,原因是主产区天气干旱。这一数据要低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1.55亿吨。而美国谷物理事会官员也表示,天气干旱可能意味着玉米库存降幅要大于美国农业部的预测,但中国的玉米产量以及库存规模使得中国在玉米供应方面仍能自给自足。
另外,临储拍卖方面,本周二,国家再次下调了临储玉米拍卖总量,降至150万吨左右,较上次大幅减少。东北地区计划销售玉米134.62万吨,实际成交23.04万吨,成交率17.11%,成交均价1569元/吨,上周上涨8元/吨。成交率较上周有所提高,但总体仍较为低迷。毕竟目前新产玉米大量上市,临储拍卖玉米相对于新玉米价格并无优势,不过现货价格下行的空间还是受到了限制。现货方面,近两日,关内产区价格走出新一轮上涨行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企业库存水平普遍偏低,目前积极采购,为“冬存”做准备;二、农民惜售心理仍很强,只有高价才能吸引农民卖粮;三、河南、河北等地降雨天气出现,新粮上市量减少,玉米运输困难。受以上原因支撑,近期关内价格将维持上扬的趋势,未来几天全国将有降雨、降雪天气出现,这一因素也将促使关内价格在高位运行。受关内价格强劲上扬带动,东北及销区市场价格也有所抬升,销区价格上涨的范围扩大;在临储政策未真正出台之前,东北地区贸易商大多谨慎采购。黑龙江地区新玉米上市量少,报价不具代表性。吉林省已开秤收购的各企业报价维持稳定,辽宁地区价格小幅上涨,农民惜售心理抬头,玉米上市量减少。
从持仓情况来看,目前连玉米主力合约持仓不到25万手,与峰值时的170万手不可同日而语,而玉米多年来持仓的均值也在60万手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期价尚不具备大涨的条件,而今日冲高回落的走势也证明了这一点。从盘后的持仓数据来看,前20位主力持仓多空比为0.62,空方仍然占优。综合以上分析,减产和抛储都难以对市场形成持续的推动力,而次此资金炒作选择的时点刚好是政策欲出未出之时,市场传言众说纷纭,由于对收储政策的不确定,也引发了一些短线资金的跟进,但行情能否持续还不宜过分乐观。形势不明朗前,投资者还不宜追涨,关注期价能否有效突破1750平台。(田紫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