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国内玉米竞价交易情况简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9-14  
     2009年9月8日的临储玉米销售量未能延续上周的增长势头,在抛售总量达到289.56万吨之后,成交反而有所萎缩,实际成交186万吨,总成交率64.24%,比上周成交量减少6.06万吨。从本次交易情况来看,贸易商竞价心理较为谨慎,除辽宁地区竞争仍相对激烈以外,黑龙江、吉林及内蒙的采购都较为谨慎,不但成交量相对减少以外,交易价格也有所下降。具 体情况分析如下:

    第八轮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普遍下降

    从2008年产玉米成交情况来看,本次黑龙江总成本量环比增加了2.71万吨,主要原因是本次2008年玉米的抛售量增加了10万吨,达到30万吨。尽管最高价创出1690元/吨,但高价玉米实际成交数量较少,均价为1544元/吨,环比下降27元/吨。吉林成交量也有所萎缩,交易价格也有所下降。2008年产玉米计划交易115.17万吨,环比增加15.17万吨,实际成交70.23万吨,环比减少6.42万吨,最高价也环比下降20元为1620元/吨,均价1585元/吨,环比降6元/吨。内蒙古成交量降低,成交均价环比基本持平。2008年产玉米计划交易43.77万吨,环比减少0.67万吨,实际成交21.09万吨,环比减少7万吨。成交均价1611元/吨,环比略升1元/ 吨。辽宁竞争相对较为激烈,但成交量并没有突破前一次,成交率下滑,但成交价格略有上涨。计划交易2008年产玉米69.81万吨,环比增加9.21万吨,实际成交62.96万吨,环比减少2.66万吨,成交率下降9.42个百分点。最高价升至1700元/吨,环比增加10元/吨,均价1616元/吨,环比增加4元/吨。

    

    新粮上市在即,贸易商风险持续加大,市场竞拍热情有所下降

    近期,关内玉米价格与东北玉米间的差距继续扩大,在关内部分地区即使采取汽运的方式都能获利颇丰,进而增加了贸易商对临时存储玉米拍卖的参与热情。不过,随着关内夏玉米集中上市日期的日益临近,在关内玉米价格已至今年最高水平之际,贸易商对玉米的购销风险也不断增加,部分贸易商的采购开始略显谨慎。目前贸易商相对集中的销售区域主要山东地区,主要因为辽宁地区不论是公路还是水路,运往山东都具有最佳的运输条件,比较适宜快购快销的策略,因此也最受贸易商的青睐。

    运输问题仍是限制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走高的主要因素

    本次黑龙江地区成交量仍难以明显放大,究其主要原因仍是东北地区运输的限制。如果采用汽运的方式,运费将高达260元/吨以上,加上交割以及出库等相关费用,黑龙江临储玉米到达山东地区的成本可达到1850元/吨以上。如果这批粮食一周后各方面运抵山东市场,届时当地价格能否保持高位水平目前仍无法确定,从而增加了操作风险,一些贸易商也因此陆续退出拍卖市场,并转为观望态势。

    综合分析,由于一些交易的参与积极性有所下降,从而导致第八轮拍卖的成交率与成交价格也都相应地有所回落。随着关内新季玉米上市日期的逐步临近,后期临储玉米的成交量及成交价格都存在缓慢回落的可能性。另外,为缓解大量粮食积压所产生的财政压力,为即将上市拍卖投放量有望达到500万吨,也增加了市场的观望心理。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