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玉米价格继续回落调整空间有限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9-14  
     前段时间,资金借助干旱将导致新玉米大幅减产对行情进行炒作,大连玉米期价一度大幅飙升,屡创年内新高。后来由于玉米考察显示减产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严重,减产难以撼动国内玉米供大于需的关系,期价逐渐回调,资金的离场更加快了价格调整的速度。笔者认为,玉米后期仍有一定下调空间,但受现货价格支撑,调整幅度比较有限。10月份,在国家经济环境继续好转的大背景下,随着相关收购政策的出台和农民惜售心理的增强,期价或将再度上扬。

    国内经济环境逐渐转好

    国家政策方面,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全会上致辞时表示,中国政府不能也不会在不适当的条件下改变政策方向,我国将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较为乐观: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7.9%(上年同月为上涨10.1%),降幅比上月缩小0.3个百分点;1—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4%(上年同期为上涨8.2%),降幅比1—7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2%(上年同月为上涨4.9%),比上月降幅缩小0.6个百分点。此外,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数据也比较理想,虽然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仍为下降,但降幅没有继续扩大,且市场预计这或是拐点。在国家宽松的宏观政策大背景下,市场通胀预期逐渐增强,后期商品价格易涨难跌。

    官方报告数据利空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份预测,2009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046万公顷,较2008年的2986万公顷增加60万公顷,增幅2.0%(比8月份预测数据提高0.5个百分点);预计2009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6550万吨,较2008年的16592万吨减少42万吨,减幅0.3%(8月数据为增幅0.4%)。9月报告中的种植面积上调,对市场而言无疑是一个利空数据,而产量数据虽由8月的增加0.4%调整为减少0.3%,但这一数据明显低于市场之前炒作的减产数据(市场最坏的预计是吉林大幅减产50%,甚至绝收)。虽然目前部分市场人士对这一数据存有疑问,但从市场调研情况看,东北受灾最严重的吉林地区玉米减产预计在三成左右,远低于此前预计水平。而且关内玉米丰产在即,势必导致大连玉米期价有所回落。所以,只有到10月中下旬玉米集中上市时,我们才能准确把握较可靠的产量数据。

     临储玉米竞价拍卖数量继续增加

    截至目前,国家共进行了8次临储玉米拍卖,总体来说,拍卖成交数量逐渐增多,成交价格也是稳中有升。这8次临储玉米拍卖,合计成交960万吨,加之国家向东北定向销售的580万吨临储玉米,共计1540万吨,而2008年收获的玉米中有3500万吨被国家收储,所以目前还剩下近2000万吨玉米未出库。若后期临储拍卖节奏不变,国家也不再向东北加工企业定向销售临储粮,我们按每周每次成交200万吨计算,则需要10周才能消化所有收储玉米。再过一个月,我国新玉米将集中上市,只要今年不出现早霜,不影响未成熟玉米的正常生长,在这段时间内,玉米价格难以再创新高。

    9月15日,临储玉米竞价销售数量继续增加,且有移库玉米至南方销区进行销售,具体数量如下:内蒙古(65万吨)、辽宁(65万吨)、吉林(130万吨)、黑龙江(60万吨)、江苏(2万吨)、安徽(5万吨)、江西(3万吨)、湖南(3万吨)、广东(9万吨)、广西(2万吨)、海南(1万吨)、四川(5万吨),共计350万吨。虽然在南方移库销售仅50万吨,但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些地区玉米现货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