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产区的旱情来看,辽宁及内蒙玉米减产已成定局。由于7、8月份旱情加重,部分玉米植株枯死,玉米棒授粉不均,瞎尖缺粒,对于这样的玉米来说,后期的降雨已经无济于事。近期东北地区出现降雨,对于部分灌浆期的玉米有一定效果。总体来看,后期的降雨不会改变减产的局面。同时,今年东北玉米质量将下降。不过,虽然今年东北玉米的减产,但总体供给仍有保障。国内玉米连续五年丰产,去年结余库存2000多万吨。即使下一年度玉米消费有所增长,达到1.6亿吨的水平,今年玉米产量在1.4亿吨就可以满足需求。虽然今年东北地区旱情导致玉米单产下降,但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上升,即使总产量较去年的1.65亿吨下降,今年的玉米产量也将在1.45亿吨之上,加上上年一度的结转库存,玉米市场供给仍有保障,不会出现供不应求局面。预计供需格局将由供过于求向供需平衡转变。
影响后期走势的关键在于市场心态及政策。
干旱影响扩散,提升农民惜售心理
自2004年以来,玉米市场在收获季节上演反季节涨势,其中农民惜售成为提振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去年国家在东北产区启动4000万吨收储计划,今年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表示将继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令农民对今年的玉米价格产生更高的期待。去年国家在吉林省的玉米收购价格为1500元/吨,今年开称价低于此价格,农民将不会销售。产区发生的旱情将加重农民的惜售心理,在新粮上市初期农民的惜售行为在所难免。
现货企业产地调研,积极准备新粮上市收购
现货企业对于产区的旱情更加关注,纷纷组织人力到产区调研。产区的旱情有目共睹,在新粮上市之时,预计加工企业将加大收购力度。目前现货市场贸易粮短缺,市场供应完全依赖国储拍卖。缺乏贸易商的蓄水池功能,仅依靠国储定时定量供应,市场供给难免出现阶段性,区域性供给紧张局面。为保证生产,新粮上市后加工企业将加大收购力度。去年国家收储导致贸易商基本退出市场,今年东北产区玉米减产令后期玉米走势较为看好,已经赋闲一年的贸易商不会错过入市良机,将积极入市收购。
政策动向分析
为稳定粮食价格走势,保护农民种植收益,去年新粮上市后国家启动玉米收购计划,收购东北玉米4000万吨,占东北玉米总产量的70%左右。收购力度之大史无前例。今年东北产区出现严重干旱,玉米产量下降。对于以农业为生的农民而言,基本生活可能面临困难,种植收益更无从谈起。为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稳定明年的粮食生产,国家可能会提高今年玉米的收购价格。如果国家提供收购价格,玉米价格底部随着抬高。
一旦农民惜售及多方主体入市收购的情况同时发生,玉米价格将再度上涨。另外,如果国家提高玉米收购价格,玉米价格底部抬升。综合三方面因素,四季度玉米价格以上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