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国储拍卖持续增量 玉米政策性压力加大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9-08  
     受到减产预期、养殖业需求好转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价格近期大幅上涨。不过随着玉米价格的持续走高,对终端需求的抑制已经有所显现。同时价格上涨也影响到国内通胀形势,引发各方面的警惕。国家已发出调整信号,国储拍卖数量持续增大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国家稳定价格意图已十分明显,加上国内玉米尚不存在年度供应缺口,随着政策调控压力加大,国内玉米阶段性调整压力显现。

      

    进入第二季度以来,国内现货玉米价格就呈现出显著上升势头,特别是7-8月份国内现货玉米价格涨势加速,造成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北方地区旱情加重了减产预期,提振玉米市场价格。进入7月份以来,国内北方地区遭受了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旱情持续扩大。据国家防总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仍达1.20亿亩,其中重旱3847万亩,干枯3764万亩。干旱的持续发展,使得玉米减产的预期日盛,主力资金炒作干旱题材,推动玉米价格大幅飙升。其次,国内养殖业回暖对玉米价格形成提振。商务部统计7月份之后国内猪肉、蛋禽价格继续上涨,生猪补栏率提升,养殖业有加快复苏迹象,因饲粮需求增加,对玉米价格起到提振作用。另外,国内白糖价格大幅走高,淀粉糖需求好转,玉米深加工行业利润提升空间扩大,促进了玉米采购。加上产区请车、运输环节费用提升等原因,产销区玉米价格呈现出同步上涨的局面。

      

    面对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国家的政策性调控一直在进行。由于市场粮源减少,国储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要供应方。而自7月21日开始国储进行首次拍卖以来,国家已经连续进行了7次拍卖。这期间国内玉米拍卖的力度逐渐增大,8月25日国储拍卖数量由之前的200万吨增加至250万吨。而根据国家粮油交易中心的预报,9月8日国储玉米的拍卖数量将增加至300万吨。国储加大对市场的投放力度,显示出国家稳定粮食价格的意图,对国内玉米价格有明显抑制作用。不仅如此,国储在定期拍卖的基础上还采取了向企业定向销售的措施。国家有关部门已下发通知,划转部分国家临时存储玉米作为地方临时储备进行定向销售。首次划转数量达到576.75万吨,均为2008年生产的国家临时存储玉米以促进企业开工率。

      

    国家的上述措施将令玉米市场的政策面压力增大,无疑将影响到玉米市场的交易心理。而从供需面上来看,国内玉米尚难以根本改变供过于求的供需格局。尽管北方地区受旱产量将受损,但是由于今年玉米种植面积的提高以及受旱地区区域性差别,最终的减产幅度可能有限。而由于上年度国内玉米产量创出新高,结转下来的库存加上本年度的新产玉米,国内玉米尚不存在供应缺口。何况从国际市场来看,美国农业部预计2009/10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将增加232万吨至14149万吨,国际玉米市场的供需形势也较宽松,有望对国内玉米市场形成补充,供需面的压力将随着新季玉米上市期的临近而愈加明显。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