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连玉米(资讯,行情)主力合约1005价格在经历了8月13日成交量、持仓量双双放量以及价格一举突破前期年内高点1720元/吨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在国内宏观经济状况逐渐回稳的大环境下,以及玉米主产区遭遇严重旱情对当前玉米生长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下,玉米价格的向上突破行情已确立,而在部分地区供应偏紧、玉米终端养殖业需求有所好转以及国家临储玉米难以短期内大量入市的情况下,为玉米价格的坚挺提供了较强的支持作用。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数据频出,回暖迹象明显
国家统计局七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GDP为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了1个百分点,二季度同比增长7.9%,接近8%的预期,经济企稳向好迹象明显。
上半年我国新增贷款共计7.37万亿元,宽松的货币环境,为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新增贷款的大幅增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金融市场提供投机性的资金,同时宽松的货币环境,大大提升了市场的通胀预期,进一步推动商品价格的涨势。
图1: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国新增贷款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中期
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PMI,近期保持了强势回升的态势。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3.3%,比上月微升0.1%,这是今年3月以来PMI连续5个月高于50%,表明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回升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下降1.8%,与6月相比,同比跌幅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持平。其中,食品类下降1.2%、居住类下降5.8%,这两者就影响CPI下降1.1个百分点。CPI连续六个月负增长,同比跌幅小幅扩大。CPI增幅沿续上半年的下滑趋势,继续呈现负值。预计CPI指数在今年四季度有望转负为正。
图2:2008年8月—2009年7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上海中期
在此经济企稳向好的关键时刻,国家领导人在各地调研时曾多次强调,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导向不能变。
简而言之,宏观经济面的诸多因素都为大宗商品市场的上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 东北旱情严重,玉米产量告急
首先,东北产区干旱天气处使市场担忧今年玉米的产量,为市场提供上涨因素。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截至8月12日,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部分地区、内蒙古中东部存在轻到中度旱情。其中,内蒙古中东部,辽宁朝阳县、北票市、建平县、义县、凌海市,黑龙江杜尔伯特、大庆为重旱。据统计,吉林西部受旱面积为121万公顷,严重受旱面积为34万公顷,干枯面积为1.3万公顷;辽宁西北部地区农作物受旱面积已达68万公顷,其中重旱23万公顷,干枯6万公顷。目前辽宁省的辽西北地区的沈阳、锦州、阜新、铁岭、朝阳、葫芦岛等六市抗旱应急响应已经四级命令,该地区所遇旱情为五十年不遇的伏旱。另外,吉林省气象局启动干旱三级应急响应。这些地区恰恰是东北地区玉米的主产区。而目前东北地区、内蒙古中东部的玉米、大豆等作物正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需水量大,干旱对当地农业生产将造成影响。
第三部分 临储玉米拍卖,部分地区供应偏紧
一、临储玉米坚持顺价销售,现货市场供应偏紧
国内玉米作为国家重点调控的粮食品种之一,其价格走势受国家玉米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年初在国内国际大宗商品普遍大幅回调的影响下,玉米价格从08年7月中旬的最高点1955元/吨,下滑至08年11月份的1450元/吨。在此背景下,国家为了保护农民利益,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连续分4批累计4000万吨的玉米收储计划,有效地抑制了玉米价格的下跌,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在新玉米还未上市,现货供应日益紧张,加工企业“等米下锅”的市场背景下,2009年7月16日,东北临储玉米销售方案正式公布。自七月下旬以来,国家先后已经进行了4此临储玉米竞价交易。上周二进行了第四次国储玉米销售,实际成交72.53万吨,总成交比率36.39%,成交均价1578元/吨,成交量仍主要集中在辽宁地区,其他地区继续低迷。连续四周每周200万吨的玉米抛储不断进行,到目前为止已经销售了300万吨玉米。尽管销售量好于预期,但是成交量及成交价格却不断下滑,主要是受养殖业需求尚未恢复中。另外,现货市场中,华北产区由于自身粮源供应极其紧张,价格依旧保持坚挺,主要是因为300万吨的东北玉米还没有调运至华北,同时国家补贴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也不包括华北地区的企业。
我们认为,在宏观经济没有完全企稳向好的关键时刻,维持既有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十分必要,同时,坚持顺价销售原则也彰显了国家玉米产业政策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并有利于支撑当前玉米价格。
现货市场供应相对紧张的局面为临储玉米销售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6月末以来,主产区玉米价格继续上涨。主要原因是农民手中余粮十分有限,贸易商前期发货量较大,其库存余粮量也不多。此外,作为我国玉米产销大省的山东省当前现货价格也在持续性上涨,据悉,临沂地区目前收购价最高达到1900元/吨,潍坊地区收购价最高达到1880元/吨。总体来看,尽管东北玉米粮源充足但是由于运输等方面都受限制,造成部分地区粮源供不应求,从而支撑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
图3:国内玉米现货价格
资料来源:上海中期、文华财经
二、 国内玉米需求回暖
近期,国内猪肉价格上涨带动玉米需求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下旬食品价格变动监测数据,除去受季节因素影响明显的蔬果,猪肉和鸡蛋成为价格变动最大农副产品品种。7月底,猪肉价格为14.94元/公斤,环比上涨1.6%,为连续第八周上涨。散装鲜鸡蛋每公斤7.48元,上涨2.9%。猪肉价格的回升有利于恢复农民对于养猪的积极性,而由此增加对饲料的需求,玉米作为饲料作物的主要原料,相应地其需求量也将逐渐上升。
另外, 8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对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三省一区内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补贴,补贴范围为三省一区中的规模在10万吨以上的深加工企业。具体价格分布:黑龙江地区1530元/吨,吉林地区1550元/吨,辽宁、内蒙地区1570元/吨(以上均为二等玉米),按照此价格基础,对于上述统计的规模型深加工企业进行150元/吨的价格补贴。据悉,此次主要补贴的是淀粉、酒精、制药等深加工企业,但不包括饲料加工企业。此次玉米补贴政策意在提高深加工企业的开工率,从短期来看,补贴政策的发布有助于提振市场对玉米的需求。
第四部分 小 结
综合上述,玉米市场经过抛售利空释放,加之东北地区旱情严重、终端养殖业需求企稳等利多因素下,大连玉米期货价格在经历了将近四个月的调整后,近期突破年内高点的连玉1005合约价格已经基本确立上涨格局,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在每次回调中逢低买入建立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