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储玉米(资讯,行情)第二次拍卖启动。相对于第一次拍卖的平淡表现,昨日成交情况有所好转,分析师称这与市场可购粮源量少有关,现货价格的上涨亦带动了期货价格出现微幅上升。
国家粮油交易中心网站显示,昨日国家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设分会场)举行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本次计划销售玉米193.75万吨,实际成交92.83万吨,成交率47.91%,成交均价1590元/吨。
各省份具体成交情况为:黑龙江计划销售玉米30.01万吨,实际成交7.11万吨,成交率23.69%,成交均价1525元/吨;吉林计划销售玉米79.94万吨,实际成交35.58万吨,成交率44.51%,成交均价1580元/吨;内蒙古计划销售玉米33.44万吨,实际成交15.46万吨,成交率46.23%,成交均价1603元/吨;辽宁计划销售国家临时存储玉米50.36万吨,实际成交34.68万吨,成交率68.86%,成交均价1609元/吨。
本次拍卖较第一次而言,成交率有所上升,但成交均价却有所下跌。第一次拍卖于7月21日举行,当时计划销售玉米200.50万吨,实际成交74.59万吨,成交率37.20%,成交均价1600元/吨。
虽然拍卖增加了市场的玉米供应量,但部分销区价格却出现上涨。昨日,辽宁锦州港(600190,股吧)口东北玉米实际收购价小幅上涨,报价1680元/吨~1690元/吨,平舱价格为1710元/吨~1720元/吨;吉林四平地区玉米出库价1600元/吨,车板价格为1635元/吨。
分析师称,销区价格上涨原因在于拍卖实际主要集中于产区,并且拍卖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接近,因而对市场影响较为有限;同时销区货源较为紧张,因此现货价格继续维稳并出现小幅上升。
现货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期货价格的上扬。昨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主力1001合约以1621元/吨开盘,全天微幅震荡上扬,以1626元/吨收盘,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上涨6元/吨,涨幅0.37%。
但是,正如昨日期货盘面的表现一样,国储玉米的拍卖对于期货市场影响力较为有限,玉米的“政策市”行情恐难发生较大变化。
“目前玉米市场政策主导的局面,导致投机资金热情减淡。在无重大消息刺激下,资金难以介入,价格区间波动局面将难以改变。”光大期货分析师王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