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玉米抛储遭冷落 “揠苗助长”式政策作用几何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7-23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7月21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设分会场)举行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本次计划销售玉米200.50万吨,实际成交74.59万吨,成交率37.20%,成交均价1600元/吨。

    在当前市场上可供流通玉米数量较少的前提下,国储抛售原应受到饲料加工企业、深加工企业等的追捧,但是情况恰恰相反,竞价销售虽然是以顺价形式进行,最终成交者却是寥寥无几。且在此之中,表面上看虽然有37.2%的成交量,殊不知这其中还有一部分为储备库在竟售后重新买回,充当轮库玉米(国家对于竞价销售玉米在出入库方面还有一定补贴,如此操作储备库即完成了竟售任务,又进行了轮换,期间还有国家补助这一部分利润)。另外还有一部分成交是在运费成本相对较低的港口地区达成。这样的成交情况不可谓不冷清,那么为何国家在市场玉米流通量相对较少的时候顺价销售依然遭受冷落?国家此番政策执行的作用乃至实际效应如何呢?

    首先来看下国家顺价销售缘何遭遇市场冷落:

    近年来,我国政策上一直都将农民收益放在首要位置,重点保护农民收益,尤其是在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海啸冲击之下,全球商品市场纷纷迎来一轮因去杠杆化而引发的暴跌,我国同样难以幸免。在整体需求下降,供需压力沉重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则以大量的进行保护价收购玉米、大豆、稻谷等,托起国内农产品价格,以求稳定农民收益。不过市场条件下,高企的玉米价格也就意味着下游加工企业都面临着较高的原料成本。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下游消费持续受到抑制,其中饲料加工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国内肉类消费低迷,肉价持续走低,猪粮比跌至历史低位,这都抑制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进而传导到饲料加工业,导致下游产业链难以承受高成本的压力。在此高压下,虽然当前存栏的生猪无法提前出栏,但是在收益无法保证,亏损频频出现的状况下,养殖企业不远的后期必将会缩减饲养数量。所以面对此形式,饲料加工企业并不愿意留存过多玉米,随用随购成为主流。另外金融危机影响下,缺少价格优势情况下国内下游深加工产品出口数量大幅缩减,进一步抑制玉米下游消费,这些也就是导致21日抛出遭受冷落的最根本原因。抛储竞售价格仅仅是国家一厢情愿的垄断价格,对于下游企业来说根本无法承受如此高价。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国家政策执行的一些问题,除此之外,我国如此保护政策的实施还有何种实际效用呢?

    造成无谓的浪费: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6月中,我国进口大豆数量累计比去年同期增加28.2%,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数量累计比去年同期增加49.4%;另外今年六月份国内进口小麦192,905吨,远远高于五月份的进口量70,968吨,且上年同期中国没有进口任何小麦,豆油进口量为25万吨,低于五月的进口量26.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8%,棕榈油进口量为45万吨,低于上月的进口量43.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4%。

    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企,导致国际市场上大量相关商品流入国内市场。作为国家政策收储的各种商品,我国政府都需为之支付一定数量的仓储费用乃至资金占用利息。而收储过后,由于国内相关商品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从而使得进口商品变得有利可图,在此背景下,相关商品进口储量猛增。另外,即便是在对国内商品收储过程中,农民真正获得的效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中间商瓜分。这两种浪费似乎显得没有什么意义。

    “揠苗助长”:

    在我国前期制定的相关政策中,是以农民为首要保护对象,收储所针对的多为原料商品,而对于以此为原料的产业链条中的其他商品过问甚少。以大豆为例,收储导致国产大豆价格高企,但是产出的豆油、豆粕价格却并没有相关政策性保护,价格低迷,从而导致国内油厂利润大幅缩减且多出现亏损状态,国内大量油厂因此而停产。最终我国进口豆油数量猛增,国内油厂将持续受到冲击。即便是我国市场并未完全向世界敞开大门的情况下,国内此类“揠苗助长”式政策也将给国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带来较大损伤,更坏的结果将可能是整个产业链条断裂、脱节,严重影响后期的稳定发展,严重的可能将会是导致整个“秧苗”死亡。

    即便是在此过程中政策顾及到下游产品,维持住整个产业链的利益,比如说提高出口退税拉平国内与国际价格、对于深加工商品同样进行收储等等,其中也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出口退税,从侧面仔细想下,其结果相当于我国政府出资资助国际企业,代替其负担一部分购置费用;而对于深加工商品收储,这将使得国内原料商品乃至下游加工商品价格均高于国际水平,进而使得国际相关商品进口至国内后存在价差利润,进口数量将会从各种渠道不断增加,其结果也相当于我国政府在代替国际各国支付一部分仓储、资金利息等相关费用。难道是我国实力正在不断壮大,其能力已经可以支援全球各国,带动世界各国共同度过难关?

    最后再让我们回归到玉米市场来看。目前CBOT玉米价格已经再度回到前期低点附近,即历史区间上轨,在04年CBOT玉米期价首次触及当前价位时,国内DCE玉米期价仅仅位于1200元/吨附近,而当前国内DCE玉米期价几乎处在07-08年度大牛市中的历史高位区间。这就意味着国际上的玉米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乃至养殖业生产成本远远低于我国,国内的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毫无优势可言。在不远的将来,国内玉米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养殖业都将会面临大量国外产品涌入冲击,面临出口无门的打击,相信出现这种情况后国内大部分玉米加工企业乃至养殖企业将会在冲击中倒下!那么面对着巨大的库存、持续增加的产量,我国玉米丧失消费渠道,最终结果必定是迎来一波价格上的暴跌,后果不堪设想。

    综合起来看,在政府以有形的手与市场这只无形手的博弈中,表面上或者短期内似乎有形手占据了上风(国内物价稳定,农民收益有所保障),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考虑,市场这只无形手并没有落败,她所造成的破坏还远远没有显现出来,如待其效用显现出来方知补救,不免为时已晚。

    这里仅仅是笔者由此次玉米抛储竞售结果所联想到的,或许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过程中还有其它深层次的考虑,恕我肤浅未能观察到。谨以此文章对过去时间里所看到所了解到的一些现象发下牢骚。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