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报告 » 正文

2009年6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6-11  
     6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小麦部分)

    2009/10年度美国小麦供应数据下调,因为冬小麦产量数据下调了1000万蒲式耳。软红冬小麦产量数据下调了700万蒲式耳,这占到了大部分的降幅。不过硬红冬小麦产量数据也下调了400万蒲式耳。白冬小麦产量数据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降幅。饲料和其它用量数据下调了2000万蒲式耳,因为价格上涨将会制约小麦饲料用量。期末库存数据上调了1000万蒲式耳,因为用量降幅大于产量降幅。2009/10年度小麦农场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4.90美元到5.90美元,比上月上调了20美分,因为饲粮和大豆价格上涨,支持了国内小麦价格。

    2009/10年度全球小麦供应数据下调,因为产量降幅大于期初库存增幅。期初库存数据上调了130万吨,主要原因是2008/09年度俄罗斯国内消费低于预期。

    2009/10年度全球小麦产量数据下调了160万吨,其中欧盟、加拿大和乌克兰的降幅只在一定程度上被俄罗斯、中国、阿富汗、阿塞拜疆、摩洛哥、叙利亚和突尼斯等国的增幅所抵消。欧盟27国小麦产量数据下调了230万吨,主要原因是匈牙利、罗马尼亚和西班牙小麦产区天气干旱,导致小麦产量低于预期。法国和丹麦产量数据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国家的降幅。加拿大小麦产量数据下调了100万吨,因为阿尔伯达州和萨斯喀彻温州西部地区天气干燥,春季天气异常寒冷,耽搁了春小麦播种以及生长。乌克兰小麦产量数据下调了100万吨,因为四月和五月天气持续干燥。俄罗斯小麦产量数据上调了100万吨,因为种植面积提高,春小麦单产前景改善,北部和东部地区降雨充足。中国小麦产量数据上调了50万吨。北非和叙利亚小麦产量数据上调,因为单产高于预期。

    2009/10年度全球小麦进口、出口和用量数据均下调。阿富汗、阿塞拜疆和孟加拉小麦进口数据下调。乌克兰出口数据下调,而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出口数据上调。全球小麦消费数据下调了100万吨,因为乌克兰和美国的饲料用量下降,俄罗斯的小麦食用量减少。全球小麦期末库存预计为1.826亿吨,比上月增长70万吨。

    6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粗粮部分)

    2009/10年度美国饲粮供应数据下调,因为玉米单产和产量数据下调。2009/10年度玉米产量预计为119亿蒲式耳,比上月下调了1.55亿蒲式耳。全国平均单产预计为153.4蒲式耳/英亩,下调了2蒲式耳,因为播种耽搁导致单产前景下降,尤其是东部玉米种植带。西部玉米种植带播种较早,作物状况改善,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今年玉米生长较晚造成的影响。2009/10年度玉米供应预计为136亿蒲式耳,比上年减少1.9亿蒲式耳。

    2009/10年度玉米的饲料和其它用量数据下调了1亿蒲式耳,因为生肉和禽肉产量下降,玉米单产减少也将导致其它用量下降。玉米总用量预计为125亿蒲式耳,这将比产量高出5.25亿蒲式耳,从而导致库存较上年大幅减少。期末库存预计为11亿蒲式耳,比上月下调了5500万蒲式耳,也比上年减少5.1亿蒲式耳。

    2009/10年度玉米平均农场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3.90-4美元,比上月上调了20美分。相比之下,2008/09年度为4.10-4.30美元。2009/10年度高粱、大麦和燕麦农场价格同样上调。

    2009/10年度全球粗粮供应数据下调了810万吨,其中美国玉米产量数据的降幅占到了近半的降幅。全球粗粮期初库存数据下调了100万吨,其中巴西08/09年度玉米产量数据下调了50万吨,而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玉米期初库存数据也下调了50万吨。全球玉米产量数据下调370万吨,其中美国下调了390万吨,而乌克兰上调了100万吨。欧盟玉米产量下调了40万吨,克罗地亚下调了30万吨。全球大麦产量数据下调了340万吨,因为欧盟下调了320万吨。加拿大大麦产量数据下调了70万吨,阿根廷下调了30万吨,而俄罗斯和摩洛哥分别上调了50万吨和30万吨。

    全球粗粮进口和出口数据上调,因为玉米进口和出口数据均上调了40万吨。全球玉米饲料用量数据下调了210万吨,因为美国用量数据下调了250万吨,而这在一定程度上被印尼、台湾和乌克兰的略微增幅所抵消。

    全球粗粮期末库存数据下调了630万吨,其中大麦下调了350万吨,玉米下调了270万吨。大麦库存的大部分降幅集中在欧盟27国,下调了320万吨。全球玉米库存的近半降幅集中在美国。全球玉米期末库存预计为1.255亿吨,比上年减少1310万吨。

     6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大米部分)

    2009/10年度美国大米供应数据下调了300万英担,因为产量下调了400万英担,进口数据上调了100万英担。2009/10年度美国大米产量预计为2.2亿英担,比上月低了近2%,但比上年增长8%。种植面积数据稳定在316万英亩。但是平均单产预计为每英担6955磅,比上月下调了127磅,即2%。

    2009/10年度美国大米进口预计为2200万英担,上调了100万英担,比上年增长200万英担。2009/10年度大米总用量数据稳定,因为国内用量、其它用量和出口数据与上月保持不变。但是,糙米出口数据下调了200万英担,这抵消了成品米的增幅。2009/10年度大米期末库存预计为3620万英担,比上月下调了8%,但比上年增长56%。

    2008/09年度美国大米进口数据上调了100万英担,均为长粒大米,原因是进口高于预期,尤其从泰国的进口。虽然国内以及其它用量数据稳定在1.35亿英担,但是各个大米品种的用量数据却存在调整,其中长粒大米国内用量数据上调了100万英担,中粒大米和短粒大米国内用量数据下调了100万英担。2008/09年度大米出口预计为9400万英担,上调了100万英担,均为中粒大米和短粒大米。2008/09年度大米期末库存数据稳定在2320万英担。

    2009/10年度美国大米平均价格预估稳定。不过2008/09年度各个大米品种的价格预估进行了调整。长粒大米的价格预估下调至14.55-15.05美元/英担,中粒大米和短粒大米下调至21.10-21.60美元/英担。2008/09年度所有大米价格预估与上月保持不变,仍为15.75-16.25美元。

    2009/10年度全球供需数据基本上保持不变。全球大米产量数据上调了40万吨,主要原因是欧盟和巴西的产量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被美国、伊拉克和台湾的降幅所抵消。巴西的产量数据上调,主要原因是2008/09年度稻米增产。2009/10年度全球大米期末库存预计为9500万吨,上调30万吨,也比上年增长510万吨,即6%。

    6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油籽部分)

     2009/10年度美国油籽供需数据的调整包括期初和期末库存数据下调。期初库存数据下调,原因是2008/09年度出口以及加工提高。2008/09年度美国大豆出口数据上调至创纪录的12.5亿蒲式耳,因为销售达到历史最高纪录,中国的需求提高,阿根廷大豆减产。2008/09年度阿根廷大豆出口数据下调了200万吨,为540万吨,创下九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大豆加工数据上调,主要原因是豆粕出口有望提高。2008/09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1.1亿蒲式耳,比上月下调了2000万蒲式耳。2009/10年度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也下调了2000万蒲式耳,为2.1亿蒲式耳。其它方面的调整包括,2008/09年度生物燃料行业的豆油用量下降,而2008/09年度以及2009/10年度豆油出口数据上调。

    本月,大豆、豆粕和豆油价格预估均上调。2009/10年度美国大豆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9.00美元到11.00美元,上调了55美分。豆粕价格预计为每短吨275-335美元,上调了15美元。豆油价格预计为每磅33到37美分,上调了0.50美分。

    2009/10年度全球油籽产量预计为4.214亿吨,下调了70万吨,主要原因是油菜籽减产。欧盟油菜籽产量下调了60万吨,为1850万吨,原因是四月和五月东部地区天气干燥,导致单产下降。中国油菜籽产量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欧盟的产量降幅。其它方面的调整包括,欧盟葵花籽产量数据下调,乌克兰大豆产量数据下调。阿根廷2008/09年度大豆产量数据下调了200万吨,为3200万吨,因为单产下降。

     6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棉花部分)

    2009/10年度美国棉花期初库存数据下调,而出口数据下调,这导致期末库存数据与上月保持不变。产量和国内用量数据同样维持不变。出口数据下调了20万包,为1080万包,主要原因是中国的进口需求下降,而乌兹别克斯坦的竞争激烈。2009/10年度棉花平均价格预计为每磅48到60美分,与上月保持稳定。

    2009/10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数据下调了120万包,主要原因是期初库存数据下调。产量、消费以及贸易数据略微调整。中国的用量和进口数据下调,因为政府政策可能继续支持价格。与此同时,巴基斯坦进口数据上调,因为近来有迹象显示需求旺盛。

    对于2008/09年度,根据近来的形势,美国棉花出口数据上调了20万包,为1270万包,期末库存数据相应下调。棉花平均价格预计为每磅49美分,相比之下,上月为48到50美分。2008/09年度全球棉花产量数据下调,而用量数据上调,这导致期末库存数据调低。印度和巴西的产量数据下调,而巴基斯坦的用量数据上调。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