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黑龙江地区玉米市场行情综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4-20  
     本周黑龙江省玉米市场综述本周(4月13日—17日)黑龙江省玉米市场购销活动开始变得清淡,农民手中余粮数量已经屈指可数。市场上贸易商及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格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储临时储备收购价格。

    从国家临时储备收购的情况来看,近期省内收购进度较上周明显减缓,截止到本周末,临时储备玉米已经收购了770余万吨,占计划收购总量的84.5%。从市场价格来看,除托市收购点仍执行托市价格0.74元/斤(国标二等,水分14%)外,省内中西部地区贸易商收购价格基本在0.74--0.76元/斤,水分14%,农村收购价格基本在0.70—0.73元/斤,与上周持平;东部地区贸易商收购价格在0.71—0.74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初步估算,我省农民手中玉米商品余粮不足10%。

    本周由黑龙江省粮食局、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主办的“2009年春季粮食市场形势座谈会”上,省农委有关专家介绍说,今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将有可能小幅增加,大豆面积将有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这与国家政策性收购的效果有关。预计我省玉米播种面积将达到5600万亩。较上年增加129万亩,增幅2.36%;大豆播种面积为5500万亩,较上年减少458万亩,减幅7.69%。

    省内部分地区具体购销行情哈尔滨地区购销较为清淡,价格趋稳。其中双城贸易商收购价0.74—0.75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阿城地区库点收购价0.735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宾县地区库点收购价0.735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呼兰库点收购价0.74—0.75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尚志库点收购价0.75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绥化地区购销较为清淡,余粮不多,价格趋稳。其中,肇东地区库点收购价0.75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海伦库点收购价0.73—0.74元/斤,水份14%,与上周持平;青冈库点收购价0.74—0.76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齐齐哈尔龙江地区购销较为清淡,市场基本有价无市。库点收购价0.74—0.75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东部地区购销清淡,玉米价格趋稳,建三江东部地区仍有少量玉米。其中,佳木斯富锦地区库点收购价0.72—0.74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双鸭山集贤收购价0.72--0.74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双鸭山友谊收购价为0.72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鸡西密山地区库点收购价0.74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建三江地区玉米库点收购价0.71—0.73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

    省内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情况本周我省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无量,价格没有调整。其中中粮集团生化(肇东)事业部挂牌二等收购价为0.75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高出国家政策价格0.01元/斤,日收购量不足100吨;明水格林挂牌价0.75元/斤,水分14%,与上周持平,日收购量仅几十吨;青冈龙风挂牌收购价为0.765元/斤(水分14%),高出国家政策价格0.025元/斤,日收购量不足100余吨。

    据了解,省内部分加工企业的采购部门负责人认为近期玉米价格难以回落。国内玉米购销市场概况本周,吉林地区玉米市场仍旧保持坚挺,由于当地粮源稀少,加工企业收购力度仍没有减弱,价格普遍高于政策收购价,个别企业甚至进一步上调收购价,但收购数量仍呈下降趋势。其中吉林大成二等玉米挂牌价1580元/吨,与上周持平,20个水分、杂质1%的收购价为0.729元/斤,25个水分的为0.69元/斤,日收购量2000余吨;松原赛力事达收购价1600元/吨,较上周上调40元/吨,折扣标准为1:1.2,日收购量2000吨左右;黄龙及中粮生化公主岭公司收购价1580元/吨,与上周持平,日收购量1500吨左右。中粮生化榆树公司挂牌收购价1540元/吨,折扣标准为1:1.5,日收购量不足300吨。

    本周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市场基本保持平稳。由于与东北仍然倒挂,加上加工企业收购积极性不高,近期贸易商采购较为谨慎,基本采取快进快出的原则。一方面期望后期国家抛售东北临储的政策粮能够按照成本顺价销售,另一方面担心国内玉米需求不旺,后期玉米市场价格走低。截止到周末,河南安阳地区集市贸易价1440元/吨,较上周回落20元/吨;河南郑州入厂价1500元/吨,与上周持平;山东淄博玉米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1500--1530元/吨,水分15%,与上周持平;山东德州地区企业收购价格1460--1500元/吨,与上周基本持平;山东济南地区贸易商收购价格1460元/吨,加工企业收购1480--1520元/吨,与上周持平;山东青岛饲料企业收购价1520—1540元/吨,与上周基本持平;河北石家庄加工企业入厂价1470元/吨,水分14%以内,与上周持平。

    本周北方港口玉米平舱价格与上周变化不大,大连港及锦州港一等玉米平舱价在1640--1650元/吨,与上周持平。目前港内贸易商收购积极性开始降温,主要是由于政策性收购最后期限临近,贸易商对国家后期的抛售政策不明,有退出观望的趋势。广东港口玉米价格趋弱,与北方港口价格倒挂。主要原因是加工企业需求不旺,加上到港玉米增加,库存压力较大,目前港内库存30万吨左右。蛇口港东北产玉米平舱价集中在1680--1700元/吨,华北玉米成交价集中在1650—1670元/吨。目前船运费仍维持在45--50元/吨左右。

    本周南方销区玉米市场趋稳。其中,上海港东北产玉米到站价1720元/吨,与上周持平;广西南宁东北产玉米站台价1800元/吨,与上周持平;湖南长沙东北产二等玉米站台价1760元/吨,与上周持平;湖北武汉东北产二等玉米站台价1670元/吨,与上周持平;江西南昌东北产二等玉米站台价1760元/吨,与上周持平;四川成都东北产玉米到站价1760元/吨,与上周持平。玉米期货市场回顾美盘方面,受美国玉米播种天气改善及需求忧虑等拖累,本周CBOT玉米期货价格震荡走低,形成破位下跌的态势。周末,天气预报称下周美国玉米播种带气候干燥转暖,将有利玉米的播种,同时,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预计下周公布的新的低碳排放标准将可能使乙醇使用量大幅削减。

    本周五(美国时间)收盘,CBOT7月玉米主力合约收至385.6美分/蒲式耳,比上周四收盘价回落14.0美分/蒲式耳,跌幅为3.50%,最高触及408.4美分/蒲式耳,最低触及385.2美分/蒲式耳;CBOT12月玉米合约收至407.0美分/蒲式耳,较上周四收盘价回落14.6美分/蒲式耳,跌幅为3.46%,最高触及430.0美分/蒲式耳,最低触及406.4美分/蒲式耳。国内方面,本周由于现货市场较为平稳,政策面维持真空,大连玉米期货价格跟随周边市场窄幅弱势震荡,盘面呈现近弱远强的格局。

    截止本周末,大连玉米9月合约收至1685元/吨,较上周收盘价下跌12元/吨,跌幅0.71%,盘中最高触及1700元/吨,最低触及1678元/吨;2010年1月合约以1689元/吨收盘,较上周收盘价上涨9元/吨,涨幅0.54%,盘中最高触及1700元/吨,最低触及1682元/吨。近期玉米市场预测随着国家政策性收购最后期限的临近,市场对后期国家将何时并以什么样的销售政策抛售临储玉米纷纷猜测。不外乎两种可能:一种是在收购成本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少量的费用;再一种就是在收购成本的基础上,将收购和烘干成本100元/吨以及70元/吨的做囤费也考虑在内。

    从本年度国家政策性临时储备收购开始,国内玉米市场政策性特征已经十分明确。从国家高层来看态度已经十分明确,那就是希望价格稳定。最近国家粮食局曾丽瑛副局长在第十二届中国粮食论坛上就明确提出“国家有关部门将根据市场价格和需求情况,把握好销售力度和节奏,适时调整市场投放数量,既不打压市场粮价,又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当前,在国家政策性收购的推动下,东北地区玉米货源稀少,国家已经控制了大部分商品量,价格保持坚挺上扬,加工企业已经面临着无粮可收的局面,收购压力及经营压力都十分沉重。

    近期淀粉价格虽然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但同玉米上涨的幅度仍有差距,加工淀粉仍处在亏损的状态。以吉林地区为例,该省的政策性收购价格是国标二等1500元/吨,按照这个价格根本收购不到玉米,收购价格基本在1560—1600元/吨。当地淀粉价格已经涨至2180元/吨,按照当地玉米入厂价1580元/吨计算,理论上仍有190元/吨的亏损。目前淀粉价格受下游需求不旺的影响,价格再进一步上涨的难度很大,但如果不上涨,加工企业的压力也很大。目前的矛盾较为复杂,归结为一点就是玉米价格在政策保护下价格相对偏高。

    再看关内玉米市场价格,由于没有政策性收购的支撑,关内玉米价格仍然与东北仍然倒挂。说明目前国内玉米需求仍较为疲弱。作为需求量最大的养殖业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对当前的玉米市场价格上扬形成较大压力。根据农业部对全国47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3月份猪产品、鸡产品、牛羊肉价及格生鲜乳价格自春节过后已经呈现连续2个月下跌趋势,3月份猪粮比价也较2月份下降了0.7个点为7.5:1。这说明当前国内养殖业没有任何复苏的迹象。另有饲料行业分析报告说,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饲料行业发展总体不乐观,总产量呈现稳中略滑态势,猪饲料平稳增长,蛋禽饲料、肉禽饲料下滑或增幅放缓。

    截止第一季度末,国内饲料产量已连续6个月下降。其中,上海市同比下降7.2%,总产量为24万吨;江苏饲料总产量同比下降27%,其中配合饲料下降最多,达34%;山东同比下降12.3%,总产量预计为300万吨;湖南饲料产量较上年第四季度环比减少24%,总产量为159万吨。总的来看,4月底政策性临时储备收购工作结束以后,国家对玉米的政策将决定本年度玉米的价格走势。这里面一要考虑到国家收购的成本,还要考虑玉米消费群体尤其是养殖业的承受能力。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仍没有明显恢复迹象的局面下,玉米高位抛售的可能性较小。本人认为国家临储收购的玉米跨省移库到南方销区抛售的可能性较大。同时抛售价格将有可能主要考虑收购及烘干成本,而运输费用则有可能不会附加其中。毕竟运输费用弹性比较大。国家调拨比贸易商自己组织运输的费用要相对小的多,也容易的多。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