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玉米市场观望态势日渐明显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4-17  
     在国储收购的利好刺激下,东北玉米继续保持着强势地位。小部分产销区玉米收购价格略有上涨,国内大部分地区玉米价格有持稳表现,且部分销区玉米价格出现回落。一方面粮商积极收购玉米,加快玉米市场流通,争取短期内获得更多利润;另一方面市场观望态势日渐明显,各级主体对后市比较关注。由于在4月末国家结束临时玉米收储任务,因此部分粮商玉米出货速度有所加快,对后期玉米市场走势持观望态度,南方销区玉米需求脚步有所放慢。

     粮源紧张 加工企业需求显弱

    据了解,黑龙江地区农户手中玉米余粮不足10%,吉林、辽宁地区农户手中玉米也基本销售殆尽,大多数农户考虑玉米储存不便的因素趁涨价而出售手中玉米。现阶段,市场上主要玉米粮源掌握在各地粮贩手中,以及上一级的玉米贸易商手中。黑龙江一玉米经纪人告诉笔者,现在交通方便地区的玉米已经无货可收,大部分小粮贩都跑到一些相对较远的村屯,相比之下偏远村屯玉米收购比较容易些。与此同时,现在市场上剩余的玉米粮源质量比前期的差很多,但这样的玉米依旧难逃收购商的手掌,质量稍差的玉米市场采购也表现积极一面。

    受大部分玉米都被国储库收购的影响,市场上玉米货源的争抢也表现的比较积极。与此同时,玉米淀粉价格出现了上涨更是激发玉米加工企业的采购需求。在玉米强劲的需求下,部分贸易商开始进行大量囤货,期望后期玉米大涨。受贸易商大量存货的影响,玉米加工企业收购比较困难。然而,粮源紧张并未影响加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采购计划。据了解,由于前期的补库积极,使得现在的加工企业玉米库存较充足,大部分企业都能维持一个月的生产。而一个月后市场也将目光放在国储玉米拍卖上,届时将能有效缓解玉米供应的压力。部分加工企业也表示,现在的玉米采购成本不断增加,为了有效降低成本企业在满足正常开工的情况下会适度降低玉米采购量。因此,近期南方部分销区的玉米需求有所降低。

     粮商收购积极 出货比较快

    目前国内各地玉米市场仍笼罩在一片繁忙的收购中,主要活跃的收购主体当属各地的粮食贸易商。在东北三省、河北、山东等地基层玉米收购商活跃度都比较高,但受粮源紧张影响每天的收购量都比较少。据河北邯郸地区玉米贸易商介绍,基层粮贩的每天玉米收购量都少于10吨,而上一级的粮商每天接收的玉米也就在40吨左右,与高峰期相比收购量降低了70%左右。但由于现在的玉米市场比较活跃,因此各级粮商为了把握机会,创造更多利润仍在不断的收粮。

    粮商在不断的收粮,但是也是在不断的卖粮。从东北和华北两大玉米产区了解到,各级玉米收购商的出货速度都比较快,基本都在三日内消化收购的玉米,手中最多存货量也在百余吨左右。当然,我们不能排除部分有实力的贸易商正在大量囤货的行为。河北一玉米贸易商表示,现在市场传递的信号是在国储收购期内玉米强势依旧,但4月底结束收购后玉米会何去何从比较迷茫,为了更好的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快进快出成为很多粮商的主打策略。另外,由于养殖业恢复依然没有达到预期,且玉米涨价跟淀粉上涨速度不成正比,因此加工企业的玉米需求弱势依旧会导致玉米需求的转冷。

    玉米价格上涨 粮商利润下降

    截止四月中旬,国内玉米价格整体表现仍是稳中略涨,但涨势已经放缓。其中14日吉林赛力事达公司玉米收购价格为1580元/吨,较周末上涨20元/吨,而吉林省内其他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基本与上周持平。与此同时,东北其他省市贸易商玉米收购价格整体稳定,个别企业上调玉米收购价。据分析,造成玉米价格继续上涨的主要动力是粮源紧张,农户惜售严重,多方收购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玉米资源而不断的上调玉米收购价格。另外,国储顺价销售应该不会低于现有市场价格的猜想也成为众多收购主体提价的重要支撑。

    由于收购主体为了吸收更多玉米粮源,不得不提高玉米收购价格。基于此很多小粮商的玉米利润也受到一定影响。河北地区一粮商介绍,现在粮贩的玉米收购价格都在0.70元/斤-0.71元/斤之间,最大利润在0.01元/斤左右,而前期收购一斤玉米的利润可以达到0.03元/斤。造成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收购价格不断上涨。受利润降低影响,部分粮贩收购谨慎性提高,基本都采取快进快出的策略,与大型贸易商相比小型贸易商抗风险心理承受能力更弱。

    现阶段,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的消息不绝于耳。但市场潜在的风险也被更加关注。日前,港口玉米价格开始连续两天下跌,而部分玉米加工企业采购积极性的降低也为玉米市场后期上涨乏力提供支撑。养殖业在第二季度会有所趋旺,但能否恢复历史同期水平成为焦点。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