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炎志说,吉林省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最适宜种植玉米,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左右种植玉米,玉米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玉米的人均占有量、商品量、出口量、调出量多年居全国第一位。吉林人称粮食就是玉米,玉米是吉林省天然的资源禀赋。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玉米的直接食用属性相对弱化,其工业经济属性已经成为主导。玉米的最终工业产品现在已经达到了上万种,而且还在继续开发之中。小麦、水稻都没有这种潜力。另一方面,吉林的产粮大县往往是财政穷县,要摆脱这个怪圈就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把“原粮”变为饲料和食品、药品的工业加工“原料”,立足玉米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粮食经济。为此,林炎志建议:
首先,要把玉米品种结构调整好。西部属于干旱区,要重点搞好饲料玉米、高油玉米的生产;中部平原地区要重点搞好高淀粉玉米的生产;东部山区半山区要重点搞好黏、甜、爆、鲜等食用性玉米的生产。
其次,要把玉米工业做起来。目前,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是0.7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玉米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大成集团、黄龙公司、德大公司等一大批玉米加工龙头企业相继投产,全省玉米加工能力由起步时期的几十万吨增加到目前的一千多万吨,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最后,大力发展畜牧业,全力实施“粮变肉”工程。吉林粮食成本竞争优势不强,但畜产品成本低于发达国家20%—30%,加快玉米过腹转化已成为玉米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玉米作为牲畜饲料就地转化增值,不仅可以避免丰年的市场风险,而且可以从宏观意义上承担国家粮食安全职能,通过延长产业链,使农民在粮食深加工多个环节上获利,摆脱卖原粮获取收益低的局面。
林炎志表示,吉林要力争使过腹转化粮食达150亿斤、秸秆过腹利用率达到60%以上,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5%。这样不仅提高了玉米附加值,而且有效地拓展了农民就业空间,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