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春节过后,大宗商品价格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尽管经历了去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的经济持续低迷,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但春季行情依然如期而至,翘首以待的商家,顿时燃起了希望。不过,近日的疲态就如同初春的寒风,仍然刺骨,使许多理性的人士看到了价格上涨的薄弱基础。
应该看到,价格上涨的主要动能是来自流通环节,更多是中间商的行为。以往的春季行情中,中间商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但终端需求会成为最有力拉动者。而今年却主要是中间商的补库行为,拉动了厂商需求。库存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包括下游厂商的正常库存、经销商的库存、以及一些投机性的库存等。由于去年以来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为避免贬值损失,各方库存被压到了最低限度。而经过去年价格的大幅下跌,商品价格基本到了底部,难以继续大幅下跌。因此,库存的贬值风险消除,加之对春季行情的预期,各方几乎一致地将库存补回到正常水平,况且,还一些“赌”增值的投机性库存也迅速增加。于是,市场需求看起来增加了,上游厂商因此调高出厂价格。
但令经营者特别是贸易商底气不足的是下游需求回升并不明显,并没有感受到终端消费者需求的明显增长,因此只能维持低水平的生产状态。
实际上,今年1月相关数据也表明了这一点。今年1月我国出口总值为905亿美元,同比下降17.5%,而2008年的1月我国出口总值为1097亿美元,同比增幅达26.7%。以我国出口量较大的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类为例,2008年1月出口值同比增长34.8%,而今年1月却是下降12.3%。出口减少了,必然导致以出口为主或为出口企业服务的企业需求下降,对上游基础原材料的需求也就必然减少;内需方面,经济低迷仍在持续,消费增长并不明显。
尽管上游生产商对任何价格上涨都是欢迎的,但如果没有最终的需求增长支撑,价格上涨无疑是无本之木。因此,今年大宗商品价格的春季行情很可能就像北方的春天一样,是短暂的,冬天却会拖很长。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来说,终端需求是关键。短期看,今年春季行情难有真实需求的拉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从中长期看终端需求将长期低迷,相反,低谷终将过去。
首先是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正在落实中,而刺激政策的重中之重是拉动国内需求,除了鼓励居民消费外,更通过数以万亿的直接投资拉动国内需求增长。其次,世界各国特别是美欧都在出台和落实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效果将会显现出来,到时我国出口快速下滑的趋势也将改变。这意味着,从中长期看,通过终端需求的增长拉动经济活跃的局面也必将来临,到那时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才会有较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