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玉米主产区收购总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
国家粮食局3月3日消息称,据统计,截至2月20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10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8年新产玉米4,452.7万吨,比2008年同期增加1,923.5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820.1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3%,比2008年同期增加1,778万吨。而在2月10日,上述地区国有粮食企业玉米收购量为2465.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475.7万吨。
二、托市政策持续利好,东北农民玉米留存量大幅减少
受政策收储的利好支撑,吉林省的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入库进度快、数量多、质量好、价格稳步趋升,这充分发挥了政策性粮食收购的托市作用。截至目前,吉林省累计入库新粮207.3亿公斤,同比增加87.95亿公斤,是近几年以来收购进度最快、数量最多的一次,且入库玉米90%左右属一等粮。
截至2月28日,黑龙江省农民已出售玉米115.5亿公斤,占商品量的79.8%,且黑龙江全省已按计划收购入库政策性粮食113.9亿公斤,占收购指标的61.1%,其中玉米61.45亿公斤,占指标的67.5%。
由此可见,受政策收储持续利好的提振,节后东北玉米产区农民手中留存量已基本触及底线水平,部分地区已不足20%,且随着后期气温的逐步回升以及备春耕的需要,农民售粮进度有望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由于政策收购的截止期限为4月底,因此国储库后期收购进度也将同步提速。
三、市场需求尚未回暖,贸易主体收购须谨防价格回落风险
受销区需求仍未见好转的不利影响,南方玉米价格整体偏弱波动。据调查,目前国内生猪市场表现较差,东北局部地区生猪最低价格已跌破5元/斤(譬如辽宁锦州地区品种猪价仅在4.7—4.8元/斤),养殖户补栏观望明显,终端养殖市场对于饲料玉米需求力明显下降。
2月下旬至今,在国家第四批玉米收储的提振下,东北玉米价格反弹力度逐渐增强,部分贸易商认为国储库后期的顺价销售必然会提高市场价格,因此开始大量囤积货源,造成产区玉米市场收购主体异常活跃。随着收购速度和数量的大幅攀升,贸易商手中的玉米成本也随之增加,且一些贸易商已超出其自身所能承受的存储极限。虽然玉米价格后市依然看涨,但在国家的调控下,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国内需求短期内难见好转,一旦价格回落部分粮商便会蒙受较大亏损,因此近期贸易主体入市收购应更趋谨慎。
综上所述,目前政策收储任务仍未完成,而距离截止期限也仅剩一个多月的时间,因此东北玉米的市场收购价格有望继续上涨。由于目前贸易企业及粮商的玉米收购价已渐渐逼近政策价,虽然有顺价销售做支撑,不过受下游企业需求疲弱的影响,玉米后市价格涨幅应有限,因此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仍须谨慎,不应盲目追高,以规避可能出现的价格回落风险。(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