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影响08/09年度玉米价格因素更趋复杂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1-07  
      影响08/09年度玉米价格因素更趋复杂

    目前正是玉米年度承上启下的时节。一方面,上一市场年度刚刚结束,对后市影响较大的结转库存量将逐步浮出水面;另一方面,新粮大量上市,调控政策频出,市场供需关系走势将开启新的篇章。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情况下,国内玉米市场虽然相对独立,但亦无法独善其身,来自宏观经济环境的连锁反应无可避免。国家政策的适时调整,结转库存的逐步体现,产量的最终确定及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将多方夹击玉米市场,影响2008/09年度玉米价格走势的因素无疑将更趋复杂。

    饲料消费将呈刚性增长深加工行业利润大幅缩水

    根据2008年10月玉米供需平衡表显示,2008/09年度玉米产量再创历史新高,预计产量达到1.54亿吨,较上年度增加 700万吨,增幅 4.76%。连续5年的丰收,也使我国玉米库存量有所上升。今年结转库存增加450多万吨,再加上今年粮食的大丰收,消费能力的下降,预计全年供给十分充裕。

    在需求方面,玉米饲料消费仍将呈刚性增长。近年来,我国饲料行业消耗玉米量始终处于增长态势。据统计,2005/06年度,我国饲料消耗玉米量为9300万吨,2006/07年度受到疫情影响降为8600万吨,预计2007/08年度将恢复为9400万吨。从目前养殖行业的现状来看,两方面问题值得市场关注。一方面,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的确给国内饲料养殖行业带来了较大影响,观望气氛浓厚,但这仅仅是来自于活跃在国内饲料行业的少数几家大企业的声音,而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则可能因为粮价拉低生产成本重返市场;另一方面,国内蛋白需求虽确有下降,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需求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且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蛋白消费只能在各种禽畜产品间转移,无法被完全替代。在陆续出台的政策扶持下,预计2008/09年度,我国饲料需求将有所恢复,加上小麦替代玉米量大约将减少800万吨,饲料消费将达到9800万吨。

    与此同时,我国工业配合饲料消耗玉米量也呈现出稳步增加的态势,2006/07年度为3800万吨,而2007/08年度将进一步增长为 4400万吨。这无疑说明,国内饲料行业结构正在调整,集团化养殖正在逐步取代散养。饲料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从长期来看必将增加我国饲料行业抗风险能力,增强其对原料价格波动以及养殖疫情的承受能力,促进养殖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2008年,国内玉米深加工行业由于受到原料价格高涨和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利润大幅缩水,许多大型加工企业开工率明显下降。加上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诸多小型加工企业陆续停产并逐渐退出市场,这直接导致新粮上市后,玉米收购主体的减少。据中国玉米网了解,目前东北产区部分加工企业仍有陈粮库存没有用完,并不需要急于补库,合适的价格成为其衡量是否入市采购的主要标准。目前国际玉米价格低迷,美湾玉米进口到广州的价格仅在 1300元/吨左右。笔者认为,如果中国政府发放出口配额,势必要同时付出高昂的退税成本,而政策向出口玉米加工产品倾斜则可能带来很多实际的好处。首先,加工业的恢复发展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失业率攀升问题;其次,如把高额的出口退税给予加工企业,势必有助于缓解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最后,促进加工业的发展也将从实际上提高粮价,避免保护价收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难。由原料出口转为促进产品出口或将成为政府下一步的托市选择。

    季节性规律被打破局部市场特征越发明显

    在玉米供给相对充裕的条件下,贸易商与农民心态发生了较大转变。一方面,由于受到资金和库容的双重制约,加上市场特征的弱化,多数贸易商和用粮企业采取了谨慎观望态度,采购策略逐渐从完全跟随市场转变为着眼全年;另一方面,随着多项扶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以及国家在东北地区启动托市采购计划,大大提振了农民的心理预期,从前的集中售粮已经很难看到,农民亦在择时择市,待价而出。买卖双方售粮心态的变化,不仅给玉米价格带来较大影响,也恰好平衡了全年的玉米市场供需,一定程度上使玉米摆脱了季节性波动。从最近几年我国玉米价格的走势来看,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市场自发调节的年度内供需均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到交通物流及各地供需状况变化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玉米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特征,即局部市场特征越发明显,甚至经常出现南北市场价格倒挂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产区政府重视玉米产业发展,深加工企业不断发展扩张,导致产区玉米自产自销量不断上升,外运量随之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受到运输物流乃至小麦替代等多重因素影响。

    从国际玉米贸易格局方面看,随着玉米属性及市场特点的不断改变,国际市场玉米贸易格局正在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单一原料贸易逐渐向多元化的贸易体系前进,玉米价格和玉米产品价格的关联性将更加紧密。从玉米供需格局方面看,燃料乙醇的发展是影响国际玉米供需的最主要因素。根据 USDA11月份公布的美国玉米供需平衡表显示,2007/08年度燃料乙醇消耗玉米量为3026百万蒲式耳,而2008/09年度为4000百万蒲式耳,消费量呈逐年上涨趋势。由此而言,美国的能源计划不仅是为了保障其能源安全,也是由此控制美国玉米价格,并借助美国玉米的大出口量将价格影响传导到国际市场。

    政策调整压力明显稳定粮价是调控主基调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大措施”及多项政府救市计划的出台都充分表明,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已经由控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转移到了拉动国内需求增长上。在拉动内需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中国农业银行出台了八项信贷服务“三农”措施,明年全行涉农贷款增量占全行贷款增量的比重要在50%以上,新增“三农”和县域信贷投入规模1000亿元以上。农业发展银行也追加年度贷款规模200亿元。多项经济调控措施的陆续出台表明,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提高农民收入无疑是未来政策的主流方向。由于这一方向性的指引,即便不能迅速提高粮食价格,也会使粮价下跌空间受到限制。

    目前新玉米已经上市,丰产局势已定,而与丰收局势相对而立的,正是消费的疲弱。虽然从长期来看,消费仍在增长,但饲料行业的复苏需要时间,加工业亦在等待重新整合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前两年新粮上市后大量抢粮的局面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采购的理性和市场的平静,消费的增长在新年度里恐将低于供给的增加。从市场供需来看,近期玉米价格应仍有下跌空间。

    从目前多方面的情况来看,预计近期玉米价格应以平稳为主,部分地区或将继续趋弱。临近春节,部分农民急于变现,市场供应量将有所提高,届时市场价格有进一步受到压制的可能。而后期陆续出台的政策则是天平上平衡需求低迷的砝码,砝码的不断增加,必将限制价格下跌的空间:保持国内玉米供需紧平衡的政策方针将有助于玉米价格的整体稳定;而近期出台的出口税收等优惠政策,可能逐渐将市场引导到乐观的方向。至明年七八月份,国储增储将使丰收的产量转为玉米库存,待政策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