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价格洼地“抢粮”热潮兴起南北港玉米价小幅反弹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1-05  
    2008年10月底国家宣布了500万吨的临时玉米收储计划,以挽救一路下滑的粮价,但市场效果并不理想,相关部门随后又于12月初宣布第二批500万吨收储计划,但依然难以对玉米市场形成有效支撑。因此,在第二批粮食收储措施推出仅半个月,第三批玉米收储计划接踵而至。由于此次国家大幅增加了对玉米的收购数量,市场信心也有所恢复,各地玉米价格跌势放缓。东北地区是政策收储的直接受益者,在利好消息刺激下,近期东北局部地区玉米价格甚至出现反弹。后期随着国家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加上此前国家就已经明确表示将在2009年实行顺价销售,可以预见,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国内玉米价格底部区间已逐步构建,但受市场需求短期难有明显好转的限制,因此即使出现反弹,其幅度也相对有限。

    政策利好提振作用显现 东北局部玉米价格反弹

    第三批临时存储玉米的收购量达到了2000万吨,占东北总产量的1/3。随着政策收储的逐步推进,东北玉米市场近期终于呈止跌趋稳态势,且局部出现反弹。截至2008年12月30日,吉林长春大成公司挂牌价格每吨(下同)仍为1350元,1.5杂质、30%水分的湿玉米价格为1128元;吉林公主岭黄龙公司及中粮生化公主岭公司挂牌价格均为1310元(水分14%),30%水分的玉米收购价格在1037元左右,均与上周持平,当地国储烘干粮收购价1540元(水分14%),潮粮收购价1220~1240元(水分24%~25%),均较上周上涨40元;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烘干粮进饲料厂价格1320元(水分14%),贸易商新粮收购价在1000元左右(水分30%),国储库30%水分的玉米收购价格在1120元左右,有消息称,近期市场收购价格可能上扬;辽宁沈阳地区贸易商玉米收购价1140元(水分25%~26%),饲料厂烘干粮进厂价1410元左右(水分15%),国储库玉米收购价1140元(水分25%~26%),烘干粮收购价1440元,均与上周末大致持平。

    玉米消费主体严重匮乏 华北市场价格跌跌不休

    尽管2008年国家的托市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政策执行的区域均为东北产区,因此在工业、养殖业需求持续低迷的市场背景下,华北玉米消费主体严重匮乏,拖累当地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多数地区自2008年9月份新粮上市以来,每吨玉米的收购价格已累计下跌300~400元,且目前华北玉米市场依然难言见底。截至2008年12月26日,山东莱州当地玉米贸易商收购价1260~1280元(水分15%~16%),较上周初下跌20~40元,饲料厂玉米进厂价1380元(水分14%),超水扣价,下跌20元,粮库收购价1360元(水分14%),下跌60元;河北邢台地区玉米农村收购价1200元(水分15%),与上周基本持平,饲料厂收购价在1240元左右(水分15%以内),下跌20元,由于价格持续下跌,多数农民惜售心理增强;河南南阳天冠玉米收购价1400元(水分14%),但送货人数不多,当地贸易商玉米收购价在1260元左右(水分16%以内),均下跌30~40元。

    港口玉米价格小幅反弹 销区市场行情止跌企稳

    近日,受第三批玉米收储计划公布影响,港口玉米价格出现反弹。其中,锦州港玉米收购价普遍为1440元,有代表性的平舱价为1480元,较上周上涨10~20元;广东港口水分15%以内、容重700以上的玉米成交价为1590~1600元,上涨10元,目前饲料企业采购积极性一般,走货量也非常稳定,无节前规模性批量采购的明显态势出现。近日,南方销区玉米价格止跌企稳,其中,上海地区山东、河北新玉米到站价1490~1500元,站台售价为1530~1540元(水分14.5%),自上周以来关内玉米价格走势相对平稳,饲料企业采购依然谨慎,近期东北玉米到货量依然十分稀少;湖南长沙地区东北新玉米到站价在1580元左右(水分15%以内),站台售价1600~1620元,河南、河北新玉米到站价1520元(水分14%),站台售价1540元左右,均与上周末持平,目前市场采购依然以东北粮源为主。

    政策成为市场主要动力 东北下跌行情有望结束

    近日,第三批东北三省一区临时存储玉米收储计划已经下达,随着收储量的增加,东北农民手中的可售粮源将多数被粮库吸纳,这不仅能在最大程度上对农民种粮收益起到保障作用,同时也减少了市场上流通粮源数量,这对2009年将实施的顺价销售无疑十分有利。另外,由于前两批政策收储玉米站点偏少,加上烘干能力有限,收粮进度缓慢是导致东北玉米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据了解,第三批收储计划除了大幅增加收储量之外,国家对收购中所显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做了妥善处理,包括增加收购站点,同时针对粮库仓储及烘干能力不足的问题,国家将帮助产区加盖粮库及新建烘干塔等。由此可见,随着国储收购硬件的改善,政策收储进度有望提速。总体来看,政策仍将成为国内玉米价格的主要动力,从陆续公布的收储计划可以看出,国家托市意愿比较强烈,加上后期临时存储玉米将采取顺价销售方式进入市场,可以预见,东北玉米价格持续下跌的行情有望结束。

    华北玉米价格相对较低 东北收粮主体趁势采购

    据了解,近期在华北部分地区出现了一股“抢粮潮”,其中主要以河北省、山东西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区为主,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上述地区均为当前国内玉米市场的价格洼地,而国家新增2000万吨国储玉米的重大利好消息给市场带来了提振,许多外省市的贸易商纷纷前往上述地区,争取在国内玉米整体价格出现反弹前收储一部分低价粮源,其中就包括大批东北贸易商及执行收储任务的国有粮库。

    目前,河北省多数地区玉米的市场收购价格维持在1200~1260元之间,水分基本控制在15%以内,而吉林省相同水分的烘干玉米市场收购价格普遍为1390~1410元,由此可见,华北与东北玉米价格之间已明显偏离了正常的比价关系,因此华北地区,尤其是河北一带已变成国内玉米市场的价格洼地。国家新增收储2000万吨的利好消息得到证实后,前期观望的用粮企业开始接受目前价格,大批内蒙古、吉林的粮库及贸易商纷纷赶赴河北收粮,因此,近期华北玉米尤其是河北玉米“倒流”的现象正日渐明显。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