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缘何再度走低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2-11  
     从影响当前国内玉米市场的相关因素来看,除国家增加收储一项因素仍属利好之外,市场利多消息极度匮乏。近期玉米市场运行情况也基本说明,在目前国内玉米需求弱化、出口缺乏竞争优势的前提下,仅靠单一政策支持是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玉米市场的弱势格局。与此同时,上周以来国内玉米期货市场依旧看空,跌幅扩大,大连玉米期价在上周五甚至一度逼近跌停价位。受此影响,南北港口玉米市场人气涣散,港内价格于上周末再度联手走低。具体分析如下:

    一、大连玉米期价大幅下跌,北方港口玉米市场受牵连

    上周大连玉米价格奠定了下跌的基调,除去周三、周四短暂企稳外,每日的下跌幅度均较大。其中,主力905合约跌破1600元/吨关键价位之后,连续6日收阴,周五更是跟随连豆跌停走势大幅下挫,一举突破1500元/吨整数位置,盘中一度逼近跌停价位,截至收盘主力905合约价格较前一周大幅下跌 92元/吨至1464元/吨,这也直接拖累了大连港玉米市场价格走势,港内平舱价虽然目前仍维持1510元/吨的价格水平,不过据获悉,近日成交的新玉米平舱价已出现1480元/吨的低位,且多数市场人士对玉米后市价格依然持较悲观的态度。

    另从锦州港口处获悉,由于销区饲料企业的压价采购,产区农民的积极售粮加上国储托市力度依然有限,促使港内贸易商再度下调玉米收购价格。价格下调之后,锦州港内出现的现象是90%的烘干塔停工,而农民也因此暂停了卖粮活动,贸易商也趁此机会消化自身库存,购销双方僵持态势逐步显现。目前锦州港内烘干玉米收购价降至1450元/吨-1460元/吨,较上周再跌20元/吨,港内普遍的平舱价格也降至1500元/吨。在此之前,多数烘干塔利润丰厚,但是随着玉米价格的一跌再跌,贸易商手中仍未及时烘干的粮已出现亏损局面,因此停工观望现象增多。贸易商及农民的购销活动也基本停止,后期哪一方主体先做出让步仍有待进一步观望。与此同时,黑龙江及吉林玉米也在陆续到货锦州,由于成本价格低于当地玉米,贸易商对此批粮源也存在恐慌心理,担心这部分玉米的出现可能会对市场价格形成进一步不利影响,使得前期在1480元/吨-1520元/吨的价位收购的玉米损失更大。

    二、饲料企业压价采购,广东港口新玉米成交价格失守1600元/吨的价位

    受北方港口玉米价格下调及后续仍有船只陆续到港的共同影响,广东地区饲料企业纷纷主动压价购买,贸易商被迫再度降价,由于目前在广东市场销售的玉米均为前期高价采购的货源,中间商已经无利可图甚至出现小幅亏损。目前广东港口新玉米成交价已经跌至1580元/吨-1600元/吨,较上周每吨再跌 10元-30元,且港内陈玉米价格首度低于新玉米,现港内仅存的少量陈玉米成交价已降至1570元/吨,主要原因是今年东北新玉米水分普遍偏低,且新粮在味道及色泽上要优于陈粮,导致陈粮乏人问津。

    另外,由于北方港口的大幅降价已导致农民出现惜售心理而暂停售粮,加上多数贸易商对玉米后市的悲观态度,手中存粮也十分有限,如果后期出现暂时性断档现象,广东地区玉米价格不排除小幅反弹的可能。当然,这也要取决于届时当地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及饲料企业的采购态度。

    三、供需基本面疲软,第二轮玉米救市计划短期内恐仍难发挥显著效应。

    尽管国家将继续加大粮食收储,但农产品期货市场对于收储的态度却越发冷淡。大连玉米期货于12月2日尾盘交易出现跳水的状况,这明显反映出市场对于国家再收储玉米消息的漠然。而出口方面,由于CBOT玉米期价虽然已接近大底部,但仍存在继续回调的空间,因此国内外玉米价差从近期的走势来看,倒挂现象日渐显著,国内玉米出口已基本无任何优势可言,倘若政府仍不能恢复出口退增值税的政策,那么依靠出口来拉动内需的计划恐怕也难以奏效。总的来看,由于国内玉米基本面偏空,短期市场依然难获提振,价格也面临着进一步回落的风险。

    综上所述,从目前国内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对玉米需求的恢复仍然需要时间,且在市场供应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即使需求有所恢复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对玉米价格起到提振作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