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政策难敌供需 玉米期价跌势依旧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1-25  
     自3月份以来,国内玉米期现货市场就止住了上涨步伐,从历史高位一路下跌到目前,从大连上玉米连续指数上看,跌了350点,幅度接近20%,现货价格以产销结合部河南地区为例,从年初的0.90元/斤左右下跌到目前的0.70元/斤以下。玉米收购价格去年同期为0.80元/斤左右,而目前仅0.68元/斤。在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价格下跌幅度也基本相当,甚至随着需求的低迷,出现卖粮难的局面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为解决农民的卖粮难问题,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政府决定在东北开展500万吨的玉米托市收购,近日又出台出口方面的政策:从12月1日起,取消玉米目前 5%的出口关税。似乎还可能有进一步的政策利好,比如全面放开出口限制,甚至实行出口退税等激进措施。这些政策利好曾一度引起期货市场反弹。但笔者认为,这些政策短期内都不足以改变玉米的运行趋势,国际市场环境和国内的供需将决定玉米继续弱市。

    纵观最近几年的我国玉米市场的变化,给人以涨也政策,跌也政策之感。其实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低迷、卖粮难由来已久。早在2000年就已经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当时政府提出深化玉米产业,积极开发玉米的工业用途,扩大玉米消费量,促涨玉米价格。为解决玉米陈化粮,在部分地区以政府补贴的形式开展燃料乙醇加工。而后,又对玉米实施出口退税政策,鼓励玉米出口。这些政策相继推出后,起到了预期效果,使得玉米的工业消费量大幅度增加,甚至达到总消费量的30%。出口量也一度达到400万吨。使得我国玉米价格在连年丰收的情况下从2004年逐年上涨,甚至在2006年、2007年玉米上市之际出现了反季节上涨。玉米产量增加,需求扩大,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增加,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是一个良好的循环。但是2007年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涨价,粮食危机在许多国家发生改变了这一良好势头。由于原油价格的暴涨,使得美国使用玉米制作燃料乙醇的产业迅猛发展,加之部分粮食主产国由于天气原因减产,导致玉米供需失衡,国际玉米价格大幅度上涨。但在我国显然没有出现这些问题,燃料乙醇在我国基本属于靠补贴才能生产,而我国玉米产量是逐年增加,根本不存在短缺问题。但国际上出现的粮食危机和恐慌,使我国政府显然过于谨慎。使政府作出限制深加工产业发展和出口的决定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当时大幅度飙升的 CPI,在2007年下半年,我国CPI逐月上涨,而上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而食品中最主要的食用油和猪肉,政府把猪肉价格的上涨归因于饲料价格上涨(事实上其主要原因是猪高热病疫情,存栏量降低,造成猪肉供应阶段性减少),归因于玉米价格由于出口和深加工,导致玉米价格上涨,最后传导到猪肉和CPI。因此,更坚定了政府打压粮食价格的决心。于是在2007年我国玉米继续丰收之际,政府把当初刺激玉米上涨的两大举措——出口和深加工相继限制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国玉米价格注定了下跌的命运。

    当然,如果今年我国玉米遭受减产,或许玉米价格下跌来得会晚一些。可事实上今年我国玉米又取得了丰收,如果当初不限制出口和深加工的发展,2007年的玉米结余量估计不会象目前这样多,现在陈粮尚有很多,新粮又全面上市,供应压力为近几年高峰。而需求上看,如果没有玉米深加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出口,我国的玉米需求增加幅度是非常有限的,饲料需求虽然占玉米总消费量的70%,但年度间变化并不明显,养殖业已经发展相对成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不会突飞猛进地发展,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养殖业和生产能力却有可能超前发展。2004年以来,我们看到我国的养殖业和饲料业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对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作用力很小。即便在养猪业从萧条到繁荣的轮回中,对玉米的需求、对玉米价格的提振丝毫没有表现出来,所以,这个玉米消费量最大的行业对玉米价格的拉抬反而最不值得指望。

    玉米深加工业全部归因于政府的限制发展也不公允,相关品种价格的低迷,国际市场对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求减少也是造成玉米深加工产业不景气的原因。比如白糖价格的连续下跌,就使得玉米淀粉制糖无利可图。

    养殖业我行我素,深加工业自身难保,政府稳定玉米价格也就剩下出口和收储两着了。但目前看这些措施短时间对市场起不到决定性影响。政府计划在东北地区收储500万吨,我们知道我国玉米产量总产1.5亿吨,吉林一个省的产量就在1000万吨以上,500万吨显然太少,用杯水车薪的比喻一点都不为过。即便加收500万吨,也不过年产量的1/15,而小麦收购了接近50%,还避免不了近期可能下滑。再看出口,即便全面放开出口,目前CBOT玉米价格已经向300美分/蒲式尔大步靠近,而海运费也比最高时下跌了90%,接近于2000年水平,这使得理论上美国到我国港口的价格比目前我国现货价还低,使进口都成为可能。更遑论我国玉米出口到韩国、日本甚至东南亚地区。

    这次玉米的下跌,既是“天灾”(产量继续增加),也是“人祸”(曾经错误的干预政策),既有外因(国际价格下跌),亦有内因(需求低迷)。目前的救市估计很难达到目的,除非动用开展象小麦那样的收储力度,或者大幅增加补贴力度出口,可那样可能会使后期供应压力增加——去年的750万吨的大部分临时储备就有可能变为长期储备。也可能会传达错误的信号,刺激农民继续扩大玉米种植,不论哪一种都可能给玉米市场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们认为,政府应该更多地尊重市场,顺势而为。而投资者,更应该顺势而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