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丰产,玉米供应异常充足
和国际上前两年出现的粮食供应短缺、价格大幅度上涨不同,我国的粮食生产近几年来连年增产,特别是小麦和玉米,算上今年,小麦已经连续5年增产,玉米则是第6年连续增产。但生产成本的增加、国际粮食价格上涨造成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对价格的提振,以及玉米深加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使得玉米供过于求的基本面表现得并不明显。自2004年以来,玉米价格在丰收年景下仍然保持了稳步上涨的整体趋势。特别是2006年、2007年,虽然玉米产量继续刷新历史记录,但在新玉米大量上市之际,均出现了反常的反季节上涨。今年,由于种植面积继续稳定,而天气良好,单产增加,我国玉米又实现了增产,产量创下历史新高。据国家粮油信息11月报告预测,今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880万公顷,较2007年的2948万公顷减少68万公顷,减幅2.30%;产量为15600万吨,较2007年的15230万吨增长370万吨,增幅2.4%。那么既然连年丰收,为什么今年的丰收对市场压力格外重呢?除了需求上的原因外,我们认为还是因为前几年累积的大量玉米库存增加了额外的供应压力。特别是2006年上市初期存粮、青黄不接价格上涨时出货的财富效应使得部分现货商继续在2007年玉米初上市时参与抢购,导致玉米被经销商以库存的方式存贮而没有进入消费环节,所以在今年的玉米青黄不接时期——8、9月份,并没有出现供应短缺,直至目前,2007年陈玉米仍然有大量库存。加上新玉米的上市,玉米的供应极为宽松。即便政府停止了临时收储玉米的拍卖,但玉米供应充足依旧。
需求低迷,“抢购”“惜售”一去不返
和前两年不同,在今年玉米上市后,前两年的各类收购主体抢购、农民惜售的情况没有再现,玉米价格连续的下跌反而使收购主体持币观望,使农民惜售心态瓦解。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需求上的低迷造成的。首先在出口上,由于国际上出现的“粮荒”,使政府对我国的粮食供应担忧起来,为抑制粮食价格上涨,在2007年年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抬高玉米出口门槛、限制玉米出口的政策,使得我国往年400万吨左右的玉米出口在2008年戛然而止。虽然国际玉米价格在今年上半年继续暴涨,但没有了出口,对国内玉米几乎没有任何提振影响。而且,没有了出口商的抢购,玉米上涨少了最关键的推动力之一。因此在去冬今春,在东北地区就出现了卖粮难的苗头。其次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受限,竞争激烈,利润缩水,抬价抢购能力大减。一方面是政府限制,导致玉米深加工业发展势头受阻,同样惮于国际粮价暴涨,惟恐殃及国内,政府把当初为刺激玉米需求、解决国储玉米陈化问题、解决农民卖粮难而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业视为粮食潜在危机制造者而大加限制,陆续出台政策严禁玉米深加工再建和扩建,燃料乙醇则要求走非粮化路线。另一方面则是玉米深加工业自身的竞争,由于投资深加工业的增多,下游产品出口优惠取消,导致玉米深加工业利润缩水,抬价抢购的能力受到削弱。再次在饲料需求上,饲料养殖业已经基本度过了高度发展期,已经进入相对平稳、成熟的发展阶段,所以从年度间仍然处于稳步增加,但阶段性的需求增加、拉高玉米价格的情况并不多见。而时不时出现的比如汶川地震、家禽家畜疫情甚至三聚氰胺毒饲料事件倒是带来利空影响。
政府利好作用有限,很难改变玉米供需状况
由于农资价格的上涨,不断下跌的粮食价格已经逼近农民的种粮成本,使得种粮无利可图。为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最近,政府陆续出台对粮油产品的“救市”措施。在玉米上主要有在东北地区开展500万吨的托市收购。日前宣布自12月1日起取消玉米目前5%的出口关税。而又有官员表示,近期将重开出口大门。但我们认为,这些措施短时间对玉米的供需状况的改变作用不大。首先看500万吨托市收购,相对于1.56亿的总产量是微不足道的,我们知道政府曾经在去冬今春在东北收购了750万吨的临时储备玉米,都没能阻止玉米的下跌趋势,这500万吨的量更小,作用也更小。这点和国内150万吨的收储量相对于1650万吨总产量的大豆以及4200万吨收储量的相对于1.1亿的总产量的小麦相比,收储比重都偏低,其收储作用同小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再看出口,即便取消出口关税,进一步讲,即便实行出口退税,由于CBOT玉米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国际运费的大幅度下跌,我国玉米出口也没有任何优势。
小麦市场由于政府的超强的调控能力,只要限制拍卖数量,市面上的流通小麦没有足够的杀跌动力,而对于明年的提价收购,更是给市场极大的信心;大豆市场由于和外盘极强的相关性,即便供应再充足,只要外盘上涨,内盘不可能逆势而行。二者都有企稳反弹甚至上涨的可能。但玉米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政府的所有人为利好对玉米作用都过于孱弱,外盘玉米和国内也几乎没有关联性,无法形成有效联动。所以近期玉米和小麦、大豆走势有所分化。远期看,也许只有价格下跌得促使农民改变种植结构,减少玉米播种面积,降低玉米供应量,才可使玉米恢复上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