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危机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正成为整个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指南针。尽管全球救市举措良多,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仍延续其近来追随股市而动的特征,持续于底部徘徊。
全球救市 市场漠然
上周,针对日趋动荡的全球经济形势,各国继续出台救市措施。而中国推出的扩大内需经济刺激计划和周末举行的G20全球金融峰会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有效地抵御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各方共识,而中国政府也正以一个大国所应有的责任感担起这一重任。11月9日,中国正式公布了两年内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计划。在该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各种农业补贴等措施,而刺激内需也必将提高对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的消费需求。不仅如此,该计划的推出,表明被全球寄予厚望的中国政府参与国际市场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救援已进入实质启动阶段,市场信心将得到提振。
周末召开的G20全球金融峰会也被寄予厚望。在此次会议上,掌握着全球经济总量达85%的20位各国领导人将寻求解决金融危机的途径,而传说中会后将发布的包括经济刺激方案内的“救市公报”更令市场充满遐想。
此外,10月底,美国农业部(USDA)破天荒地对月初公布的农产品供需报告进行了紧急“利多性”修正,其不惜以牺牲报告权威性而救市的良苦用心昭然可见。上周一公布的美国农业部11月份的供需报告也广泛被市场看作是潜在利多。
然而,对于上述利好,农产品期货市场却几乎“无动于衷”,仅在周一略作冲高之后,随即再度连续下跌。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中国的扩大内需计划还是G20的金融峰会可能发布的“救市公报”,其利好效应都更多地表现在心理层面,实际效果的显现有待观察,而且,全球救市的利好和USDA报告已被市场预期提前消化,对农产品的推升作用已十分有限。
追随股市 底部震荡
商品市场对于利好的麻木,反映目前影响市场的主导因素仍是日趋恶化的金融和经济形势,毕竟,在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的消费需求不可避免地将面临萎缩,而这对商品期价的走势具有决定性作用。股市作为衡量经济形势恶化程度的主要“晴雨表”,自然也就成为指引农产品走向的主要风向标。反映在市场走势上则是,农产品期货唯股市“马首”是瞻。
然而受疲弱的经济数据拖累,美国股市上周表现可谓惨淡。除周四市场因超跌反弹投资者逢低买入而推动道指大涨552点外,其余四个交易日全部下跌,一周下跌445点,跌幅达5%。
CBOT农产品期货上周则在股市的上蹿下跳中,依旧在底部震荡徘徊。其中,11月大豆(资讯,行情)下跌33.75美分,收于每蒲式耳8.78美元;12月玉米(资讯,行情)微涨4.75美分,收于每蒲式耳3.8025美元;12月小麦(资讯,行情)上涨33.25美分,收于每蒲式耳5.542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