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宏观调控政策仍是影响国内玉米市场的主基调。为了稳定国内粮食价格,自去年12月20日起,我国政府取消了玉米出口退税,随后在12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从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从出口退税的取消再到征收暂定关税,政府对国内粮价政策性调控的意图非常明显,除此多外,还包括中央储备玉米拍卖,在稳定了南方销区的玉米价格之后,政府紧接着将拍卖会场移至东北产区,这就使得玉米价格难有大涨机会。由此可见,政策性调控仍将是我国玉米市场价格走势的主基调。
其二,“三农”问题贯穿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内市场仍在期待新政策出台。此次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提出,要使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就必然要提高农民收入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从根本上说,保障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的供应问题,最关键的就在于如何让农民保持生产的积极性,让农民获得利益。从目前来看,要使农民获得利益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增加农业补助,二是提高玉米最低收购价格。虽然会议上并没有提出具体议案,但对玉米市场来说,由于今年农民种植成本的提高,调理玉米收购价格就成为市场普遍认为最有可能出台的一项惠农政策。不过考虑到玉米与国内CPI指数间的联动关系,加上眼下我国市场仍存在通胀压力的威胁,本网分析后认为,今年东北玉米托市政策可能较市场预期存在明显差异。
其三,终端需求增幅放缓,短期内难以支撑玉米价格持续走强。由于前期国内猪价持续走低,而饲料、劳动力以及运输成本的提高使得今年多数养殖户利润空间逐步缩小。第三季度以来养殖业需求恢复依然表现缓慢,玉米需求也随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换而言之,过高的玉米价格会对终端饲用玉米需求产生抑制。从目前养殖业生猪市场情况来看,虽然前期猪价出现反弹行情,养殖效益有所好转,但总体而言仍与正常消费量增幅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国内市场整体需求形势不够旺盛的情况下,终端需求增速放缓仍难以在短期内支撑玉米价格持续走强。
其四,全球救市举措仍难从根本上扭转全球经济进入衰退周期的忧虑。10月8日,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和其他4家央行进行史无前例紧急协同减息,以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美联储宣布减息50个基点至1.5%,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典央行和瑞士央行也纷纷减息。另外,10月14日晚,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发表讲话,宣布动用2500亿美元直接收购大型金融机构的股票。一系列的救市举措对缓和市场对经济衰退的忧虑以及提振商品市场和股市起到一定作用,但使经济衰退得以根本性的扭转至少需要半年至一年以上的时间甚至更长,因此对商品市场而言,救市举措只是使投资者的信心得到短暂恢复,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进入衰退周期,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损害才是最令人担忧的,这将最终导致大宗商品总体需求的下滑。
综上所述,新年度我国玉米增产已成事实,目前应将更多的目光放在需求上。从政策性调控的主基调来看,目前仍未出现太多变化,但从10月14日临时储备玉米的拍卖情况来看,总拍卖量只有20万吨,在整体需求不振及期价暴跌的市场氛围下,政策性调控对价格的压力开始减缓,然而在今年新玉米政府收购价正式出台前,其价格仍难言底部。从中长期来看,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同时,中国经济虽稍显乐观,但仍难逃经济增长减速的厄运,因此国内玉米市场虽然受到种植成本的支撑,但是在供应量增长而需求增幅减缓的背景下缺乏持续上涨动能,中长期的走势仍值得理性观望。另外,近期仍须关注东北玉米托市收购政策的变化,一旦具体内容出台,必然将对下一年国内玉米市场走势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