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独家视点 » 正文

十七届三中全会政策对粮食行情的影响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10-17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这次会议对我国的粮食生产、经营及长远规划具有什么特殊意义?对粮食价格行情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笔者认为,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的粮食生产、粮食经营及粮食安全的意义是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全会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即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在7个具体部署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被放在首位,并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的最终目标。

     国家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摆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一系列后续政策的出台及措施的落实,粮食行业的新变化还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具体体现:

    一、粮食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步伐加快,种粮效率大幅度提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全会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意味着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上其他的配套措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将明显提高,种粮模式因之而改变,种粮效率大大提升。

    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细则,提倡耕地合理流转等手段,鼓励成立多种形式的粮食生产合作组织:农民自发互助式的,以乡村组织合理整合的,以“企业+基地+农户”形式成立的,以土地入股、农民参与分红等多种形式,都将允许进行探索。

    二、粮食生产能力将获得显著提高。确保18亿亩的耕地红线、发挥多项科学成果的作用,显著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力水平。基于我国国情及近年来国际粮食危机带来的启发,我国的粮食生产与贸易,将会更加倾向于立足国内的自我发展。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我国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0000亿斤以上,2020年达到10800亿斤以上。随着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我国的粮食安全更有保障,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国内粮食供求偏紧平衡的状况将有所缓解。从长远来看,目前卖方市场的价格优势可望略有淡化。

     三、粮食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继续提高。以小麦为例,来自国家粮食局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全国11个小麦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8年新产小麦5866.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624.2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5087.8万吨,占收购总量的87%,比上年同期增加1472.9万吨。随着国家粮食库存进一步充裕,粮价调控的手段更加多样化、调控技术更加驾熟就轻。可以预计,我国粮食市场在继续以稳定为大局的前提下,政策主导将得到强化,并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提出了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具体目标,表示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产量的稳定和提高。由于当前粮食仍然是我国农民维持生活、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将继续沿用价格这一直接而有效的经济杠杆,粮食最低保护价格可望稳步提高。总体来看,国际及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或正在)进入高价时代的态势不可逆转。

     随着粮食市场价格走势愈来愈体现“政策市”特征,收购市场的恶性价格竞争应该得到抵制,价格竞争退居为企业竞争的次要手段。对一个有远见的粮油企业来说,趁早进行品牌拓展、质量提升、服务致心的势身演练,不失为其一个中长期战略的理性决策。

    近期来看,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粮食市场行情不会产生直接的、太大的影响。主要理由如下: 一是近期国际市场主要粮食出口国丰产,国际行情呈现弱势。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10月份报告显示,2008/09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4.332亿吨,较上月上调了130万吨。战略谷物公司预测2008/09年度欧盟谷物产量为3.05亿吨,比上年增长19%。另外,玉米产量数据也上调为6010万吨;预计小麦和大麦分别达到6430万吨。10月上旬泰国大米出口价格首次跌破700美元大关,跌至680美元/吨;越南胡志明市和湄公河三角州地区优质破碎率5%大米报价为每吨525美元/吨。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到今年9月份国际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三个月下跌。

    二是我国库存稳定,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丰收已成定局。目前中国的粮食储备量达1.5-2亿吨(其中大米库存4000-5000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中国粮油作物产量报告预计,2008年中国稻谷产量为18900万吨,较2007年18603万吨增长297万吨,较9月份报告增加了170万吨;小麦产量将达到1.0986亿吨,比2007年净增264万吨;大豆总产量将达到1480.0万吨,较上一年度提高18%以上;中国花生总产量将达到1378.5万吨,同比增产5.9%;中国油菜籽总产量预计达到1030.0万吨。

    三是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市场购买力趋弱,消费者、投资者、生产者信心普遍不足。10月10日国际油价跌破每桶80美元,当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77.7美元,跌幅达到10.27%。自今年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以来,国际油价已经下跌超过47%。表明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严重担忧,金融危机已经开始波及实体经济并向全球蔓延。虽然美国、欧洲相继宣布注资7000亿美元、2万亿美元救市,但影响经济危机的深层次问题决非一夜之间可以解决。

    四是国家粮食宏调控能力更加强,政策主导国内粮价走势。据农业部10月7日透露,全国已收获秋粮近7亿亩,占应收面积的63%。其中,中稻和一季稻已收1.76亿亩,完成67%;玉米已收3.23亿亩,完成71%;大豆已收1.08亿亩,完成79%。加上今年已经收获的夏粮和早稻,目前全年粮食生产面积的70%以上已收获到手。预示着中国今年将迎来第五个丰收年,这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连续五年丰收。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5.015亿吨,粮食(含大豆)自给率超过95%。

    我国8月份CPI从4月份的8.5%回落至4.9%,表明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也得到了明显控制,“一保一控”的政策效应正进一步显现。进入第四季度,国家仍将把稳定粮价、控制物价过快增长作为重中之重,对影响比较大的成品粮价格,不会任其涨幅过大。

    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笔者综合分析认为,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虽然粮农及企业均有价格上涨的担忧甚至期待,但这种心理不会对我国粮食供求的基本面构成直接影响,短期内我国粮食价格总体上继续呈现弱势行情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但在国家政策干预下,局部时段价格存在小幅震荡的可能,不过幅度同样不会太大。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