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跟随石油一路走低
国际石油价格在过去一段时间持续下跌,价格自高位跌幅超过35%,带动以大豆、玉米为首的农产品期货价格大幅回调,CBOT玉米期货合约无视最新的美国农业部(USDA)利多报告,价格自反弹高点一路回落,这从多方面反映出国际玉米市场的价格下跌并不仅是因为本身的供需基本面失衡,更多地是受制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美元指数和金融市场走势。随着美元指数的一路走高,代表大宗商品定价标底的石油价格稳步展开回落,一路马不停蹄地下跌至100美元/桶以下的价格区间。尽管爆发美俄地缘政治危机,但同样难以阻遏原油价格下跌步伐,这给国际市场玉米乙醇生产和销售形成较大压力,市场普遍预期玉米乙醇需求将会减少,间接打压玉米价格至年度内低点附近。但在最新的USDA9月玉米供需报告数据中,却预计美国2008/2009年度玉米产量为120.72亿蒲式耳,较上月报告削减2.16亿蒲式耳,低于市场预测的121.52亿蒲式耳平均值;单产预计为152.3蒲式耳/英亩,低于分析师预测的153.3蒲式耳/英亩和上月报告的155蒲式耳/英亩。从报告可以看出,玉米本身基本面状况依然良好,市场需求稳定,玉米后市价格回落的可能性正在缩小。一旦金融市场危机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国际市场玉米基本面将会发挥作用,后市玉米价格下跌空间将会趋于有限。
国内种植成本和刚性需求支撑玉米价格
始于去年的全球性通胀大幅提高了本年度国内玉米种植成本,国内玉米种植成本将会在新年度玉米购销过程中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依据相关方面统计,2007年东北地区复合肥价格为110元/袋,2008年为160元/袋,涨幅为45%;二胺价格2007年为200元/袋,2008年为350元/袋,涨幅为75%;尿素价格2007年为70元/袋,2008年为130元/袋,涨幅为86%。同时,由于今年煤电价格上涨,东北玉米烘干成本也由去年的40—50元/吨涨至今年的60—80元/吨。此外,人工成本也由去年的50元/天/人次涨至今年的80元/天/人次左右。因此,预计2008年东北玉米种植成本平均较去年提高15%—20%,这将会直接影响新年度伊始农民出售新玉米的价格,预计黑龙江部分地区30%水分的玉米开秤价格在0.5—0.54元/斤附近,高于去年的0.46元/斤。同时,国内玉米刚性需求也同样抑制当前玉米下跌空间,随着近几年国内玉米深加工业的异军突起,国内玉米需求量水涨船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2008年度全国玉米工业消费量达到4150万吨,已达到国内玉米消费总量的28%,其中淀粉消耗玉米2100万吨,酒精消耗为1160万吨。随着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国内玉米的刚性需求将会抑制玉米后市下跌空间。
国家产业政策抑制玉米价格深幅下挫
无论是从国家层面来看还是从农民本身种植层面来看,国内玉米深幅下跌都不符合国内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出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考虑,本年度仍将会维持上年度的玉米最低收购价保护政策。鉴于去年玉米种植成本和价格上涨影响,下年度国内玉米最低收购保护价预计将会适当上浮。2007/2008市场年度,国家为稳定玉米市场、防范其价格大幅上涨,抑制国内通胀,通过国储系统在国内玉米市场采购670万吨玉米,并持续在南方拍卖,保证南方销区玉米市场供给,有效防范了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笔者从大连第二届玉米产业大会获得的政策信息是,下年度国家仍会按照最低收购价格收购玉米,保持玉米宏观调控政策,国储玉米收购量仍会增加,有望达到1000万吨以上的水平,国家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将会进一步增强。国内玉米价格在新年度将会受到国储最低收购价格的影响,价格在此基础上再次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国家玉米产业政策将会支撑国内玉米价格的稳定,后市价格走势将会振荡走高。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危机蔓延而出现价格连续下滑的国际农产品市场预计将随着危机的缓解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走势将会专注于其本身基本面因素,USDA报告的利多数据预计将会在一定程度支撑国际玉米市场,后市价格将会趋于稳定。同时,国内玉米本年度种植成本和国家产业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国内玉米市场,阻遏玉米价格继续下挫,后市价格将会在国内玉米刚性需求和国家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支撑下回升,阶段内下跌空间已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