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玉米生产不能满足本省需求
每年玉米总产为300万吨左右,今年有望达到400万吨的高产。玉米消费方面,安徽省每年玉米消费总量在500万吨左右,消费缺口主要由东北玉米输入补充,每年的流入量在300万吨左右。另外,安徽每年玉米流出量在100万吨左右。
从考察情况来看,安徽省玉米生产供不足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从省外输入大量玉米以满足当地消费需求,这也使得当地玉米价格保持坚挺。在省内玉米消化完毕的情况下,更多的要依靠东北玉米的支持。
安徽省玉米增产潜力较大
安徽省农业生产中,玉米增产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主要原因是受自然条件限制,2007年该省玉米单产为234.5公斤/亩,这个产量水平和河南等玉米主产省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当地政府提出了“玉米振兴计划”。计划到2015年玉米产量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番达到550万吨;到2020年产量增加至650万吨。
从长期生产形势分析,安徽省玉米产量仍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首先,单产有很大提升空间。据该省粮食局阚少林同志介绍,2007年该省玉米单产为234.5公斤/亩,到2008年单产有望达到272.5公斤/亩,增幅16.2%。
目前制约该省玉米单产的主要因素就是旱涝灾害,如能有效引导农民兴建抗旱排涝工程,积极改善玉米生产条件,该省的玉米仍有较大增产潜力。
其次,能够促使玉米增产的根本因素在于种植效益增加,即农民能够通过种植玉米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2008年预计产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年度玉米收获季节的较高价格的市场引导。据蚌埠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07年该市玉米种植总成本为416.3元/亩,亩均纯收益约83.7 元,2008年玉米种植成本涨至552元/亩,加上相关补贴,亩均纯收益可望达到120元左右。
我们分析,各项惠农政策的稳定实施、当地玉米深加工以及饲料产业的持续发展,是保证当前农民获得稳定收益的关键因素,也必将是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保障玉米振兴计划目标实现的有利条件。
安徽省粮食总产量计划增加1000万吨
阚少林同志向我们介绍了安徽省粮食增产计划。按照该计划,安徽省粮食总产量到2020年要在2007年基础上增加1000万吨以上。
其实,该粮食增产计划早在2004年就已经开始实施,这其中包括2004年开始实施的“小麦高产攻关”、2005年实行的“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以及2008年执行的“玉米振兴计划”。从目前该省的农业生产形势分析,该粮食增产计划实现的重点在于玉米产量的提升。
2007年该省玉米播种面积1066万亩,单产为234.5公斤/亩,与相邻省区单产水平差距较大,更与该省96、97年所做的千亩连片种植试验650—700公斤的亩产水平相去甚远,玉米单产水平提升空间巨大。
按照该计划,安徽省玉米增产方案分两步实施,到2015年玉米产量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番达到550万吨;到2020年产量增加至 650万吨。从今年的生产形势来看,该计划已经初见成效,全省玉米播种面积已由上年度的1066万亩扩大到1100万亩,增幅3.2%,预估总产量将达到 300万吨,较2007年增加20%。
考察团不仅仅了解了全省的宏观数据,而且还对蚌埠地区的玉米情况进行了重点考察。
蚌埠玉米生产情况综述
近几年,蚌埠市玉米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75万亩左右。2004、2005、2006年玉米种植面积分别为74.39万亩、75.2万亩、77.24万亩,单产分别为每亩385.43公斤、288.4公斤和371公斤,总产分别达到28.67万吨、21.72万吨和28.64万吨。 2007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81.945万亩(补栽面积8万亩),单产328.9公斤,总产29.954万吨,占全年粮食总产10.6%,排名小麦、水稻之后,位居第三位。
就该市今年生产情况来看,全市玉米面积为88.4万亩,预计单产达到410公斤,首次突破400公斤大关,总产预计33.1万吨。
从2008年蚌埠市玉米生产成本来看,种植每亩玉米的生产总成本为552元,比2007年416.3元增加135.7元,增幅达 32.6%。其中物质费用为264元,用工作价为280元,分别比去年增加32.5%和29%。每亩使用的物质费用当中,种子费用为30元,化肥为 147.5元,机械作业费为58元,分别比去年增加36.3%、59.8%和83%。
蚌埠市主要玉米产区是怀远县,随后我们和怀远县农委相关委员进行了交流,怀远县是蚌埠市第一大玉米产区,其产量占蚌埠地区总产量的一半。据该委员介绍,今年怀远县玉米种植面积为30万亩,但总产量达10万吨。
蚌埠玉米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
据蚌埠市农委负责人介绍,安徽省玉米呈环状种植带,蚌埠属于最南端,由于地处南北交界,旱涝灾害频繁。由于玉米的苗期处于主汛期,易形成死苗、小苗、苗弱,形成弱株空秆;八月份,玉米大喇叭口期需水旺盛,容易形成“卡脖子”旱,造成单产上下过大波动,常年的波动幅度在273~400公斤 /亩。由于土壤性质比较特殊,有“五天一小旱,十天一大旱”之说,玉米种植受自然栽培条件的限制,单产水平不高,种植面积不大,农民对玉米的种植积极性也不高。
蚌埠玉米种植每亩净利润偏低
随后,蚌埠市农委负责人与我们探讨了一下农民种植玉米的成本情况。据统计,在2006年怀远县玉米种植成本为416.3元/亩,其中物资成本为每亩200元,包括种子成本22元、农药55元、化肥成本92元和机械成本31元,人工成本为每亩217元,按照当年玉米的平均价格0.8元每斤和平均亩产600斤来算,每亩收益为480元,除去成本,每亩净利润为64.3元;07年与06年相比,由于种子、化肥、机械的价格均有所增加,其成本由 06年的416.3元/亩大幅增加到07年的540元/亩,但由于06年水灾的缘故,07年单产比06年也有大幅提高,增加到每亩单产800斤,总收益按当年的平均价格来算,也增加到了640元,净利润也有小幅提高,为100元/亩。
从龙庄镇西园村张维俊村长处了解到,今年玉米亩均纯收益在100~110元左右。2007年玉米、大豆、花生、棉花亩均纯收入(产值-物化成本)223:231:1122:729元,位于秋季大宗作物之末;2008年预计四大作物纯收入比为420:380:1323:902元,仅好于大豆,如加上人工成本则低于大豆。
另外,据农业部门的负责人介绍,国家惠农政策每年会给农民10元/亩的种子补贴8元/亩的地方性补贴,这些补贴都是直接打到农民银行卡里。即使以上两项补贴18元全额获得,每亩净利润也仅为120元左右,与当地打工每天50元左右的平均工资比较,4个月左右的玉米种植才有120元,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严重受挫,疏于田间管理,抗旱排涝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影响玉米生产发展的后劲。
据了解,当地主要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玉米一般由农村老年劳动力完成,这也是本地亩产与河南、东北产区有较大差距的主因。
蚌埠地区玉米种植处境尴尬
最后,据介绍,安徽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本地产量的主要原因。安徽地处淮河周边,往北就是我国旱粮主产区,主要产品是大豆、玉米、小麦、花生等,而安徽以南则是我国水田聚集地,大部分作物是稻米,油菜仔。地处南北作物分界线上的安徽作物更偏向于稻米的种植,本地种植玉米很容易受到淮河水灾的影响,造成产量的下降,而且其产出的玉米水分普遍比东北玉米的湿度要大,储存难度较大。可以说,蚌埠地区的玉米种植正出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况。
蚌埠玉米产业前景展望
从中长期看,蚌埠市玉米生产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第一、单产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农委负责人处了解到,早在1997年前后,蚌埠市千亩玉米连片种植实验单产曾达到1300~1400 斤/亩。另外目前实际生产中不少田块已达到50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有的高产田块达到700公斤/亩以上,与常年单产380公斤左右相比,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第二、国家政策的支持。2008年该市10元/亩的良种补贴已经全部落实到位,此外还有70%左右的种植面积享有8元/亩额外补贴。
另外,安徽省2008年开始实施了《玉米振兴计划》,该计划提出蚌埠在未来5年时间内,实现全市玉米面积突破100万亩,单产达到450公斤/亩以上,总产达到45万吨。
针对上述问题,为玉米振兴计划的顺利实施,保证玉米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我们认为:第一、政府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大包括种植补贴在内的各项惠农政策的执行力度,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第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适度加大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以保证农民种植玉米能获得合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