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玉米拍卖施压市场东北玉米价格稳中有跌
7月下旬以来,东北多数贸易商因本地粮源供应持续偏紧,加上收购成本持续高企,相继开始暂停收购,而本地多数农民手中余粮已近枯竭,因此即使在其他产销区玉米价格弱势走低的情况下,东北玉米的价格仍保持坚挺。不过,从连续举行的三次国家临时储存玉米拍卖的交易结果来看,由于成交价格普遍较市场价格每吨偏低30~40元,且品质较好,因此成交情况均十分理想,这也对东北玉米价格的继续上行构成了压力,促使其价格稳中有降。截至8月7日,吉林长春地区玉米粮库国标二等出库价格每吨(下同)1620~1640元,较上周下跌10~20元;吉林桦甸地区粮库玉米出库价为1630~1650元,下跌10~20元;黑龙江青冈龙凤玉米挂牌价1540元,本地贸易商收购价为1480~1490元/吨,站台收购价为1580元,基本持平;辽宁铁岭地区本地饲料厂及养殖场玉米收购价为1700元,持平,近期当地市场货源较少,收购难度较大,部分饲料厂对玉米的采购再次暂停。
饲料企业采购仍不积极华北玉米价格弱势下滑
8月上旬以来,华北玉米市场逐渐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拖累当地玉米价格继续弱势下滑,其中山东部分地区的玉米价下滑较为明显。另外,在当地饲料养殖需求较为疲软的市场背景下,山东、河北部分地区农民手中的存粮仍可支撑到今年新玉米上市,因此,华北玉米市场的弱势格局或将继续维持。截至8月7日,山东德州地区当地淀粉厂玉米收购价为1720元,贸易商收购价为1580~1600元,饲料厂收购价为1640元,较上周下跌20~40元。由于近期当地淀粉厂被限电生产,加上饲料企业采购较为消极,因此市场供大于求;山东临沂地区当地饲料厂收购价为1660元,贸易商收购价为1680元,养殖场收购价为1700元,回落10~20元。目前当地农民手中依然留存有部分玉米,加上饲料企业采购积极性仍未有所好转,因此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河北邢台地区水分14.5%的玉米市收购价为1540元,贸易商出库报价为1560~1570元,下跌20元。据了解,贸易商担心交通运输困难,继续增大出货力度,加之受周边地区下跌以及饲料企业收购不积极的影响,报价相对前期下滑。
港口玉米价格小幅回调销区玉米价格涨跌互现
8月上旬以来,受临时存储玉米连续拍卖影响,港口贸易商出货意愿较强,促使港口玉米价格小幅回落。目前大连港玉米平仓价为1720~1730元,容重680克/升,水分14.5%,锦州港平仓价为1700~1720元,水分14.5%,均较上周小幅下滑10元。目前广东港口玉米成交价普遍在1860~1880元,最高成交价为1900元,水分15%以内,均与上周大致持平。同时,8月份以来国内饲料企业普遍销售形势不佳,不仅冲淡了销区市场因到货量较少而带来利好影响,并进一步拖累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出现回落行情。截至8月7日,上海地区水分14.5%的东北玉米到站价为1840元,较上周略涨20元;浙江宁波地区当地东北玉米站台价为1840~1860元,码头价为1840~1860元,河南玉米站台价为1840元,下跌10~30元,近期当地铁路方面东北、河南玉米到货量较前期有明显增加。
储备玉米拍卖成交理想粮商售粮意愿明显增强
继7月22日和7月29日临时存储玉米在东北四省拍卖后,8月5日第三次临时存储玉米拍卖会继续举行,计划销售349407吨,实际成交240845吨,成交比率68.93%,成交均价为1547元。此次拍卖的成交均价较第二次下跌了20元,且成交比率也较前两次出现明显下滑。不过从实际成交数量来看,仍与第二次拍卖的成交量大致相当。虽然目前国家临时储备玉米拍卖实际到港成本依然无明显优势,但投放量增加及成交价格水平走低仍可显示出国家对玉米市场调控的决心,因而也对部分东北存粮农民及贸易商购销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临时储备玉米拍卖价格持续走低,后期或将对东北玉米市场继续施压。本次玉米的投放量为三次中最高值,同时也是成交均价最低值,这一现象已显示出国家对近期国内玉米市场调控初见成效。随着拍卖活动持续举行,其成交价格应会继续回落,将对本地农民及贸易商的购销心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制约东北玉米价格继续上行并出现局部回落行情;另一方面,东北玉米市场局部购销形势因此而发生变化,粮商售粮意愿增强。拍卖活动的持续举行,不但显示了国家对近期市场调控的决心,同时也加重部分贸易商和农民担心后期拍卖粮的集中上市或拖累价格走弱的看空心理,因此近期出货意愿也较前期明显增强。
短期饲用需求相对疲软长期有所好转值得期待
自7月份以来,国内家禽养殖业受季节性因素以及养殖效益较低等诸多因素影响,多数养殖户养殖信心受挫,市场补栏热情持续下降,进而拖累7月饲料销量较5~6月份出现了较明显下滑,这也影响了饲料行业对玉米需求量增长,制约其价格上行空间。虽然随着8~9月份国内部分养殖户对蛋鸡、肉鸡补栏积极性回升,养殖业对玉米需求或将因此较7月份出现好转,但出现大幅增长可能性依然较小。因此在8月中上旬之前,国内饲料养殖业对玉米需求仍相对疲软,对近期国内玉米市场无疑仍是一大利空因素。不过,今年9~11月份国内生猪养殖业将迎来多数后备母猪集中开产的阶段,届时国内仔猪供应量将会出现较明显增长,对饲料玉米需求也将上升,且第四季度增幅将会更趋明显。因此,总的来看,随着国内畜禽养殖业8月份总体存栏量的回升,届时饲料玉米的需求也将比7月份呈现一定幅度的好转,不过出现大幅增长的概率仍明显偏低,但按目前的存粮结构分析,9月份之后国内养殖业对玉米需求量的增长幅度仍值得市场期待。
东北产区玉米长势良好今年有望再次实现丰产
虽然受北上台风的影响,近期吉林地区出现了强降水过程,导致部分地区偏涝,一些低洼地区的玉米植株被淹,局部地区的玉米产量或将因此减少5%左右,不过吉林全省大部分地区的玉米长势仍较良好。同时,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报,8月上中旬,吉林省将以高温少雨天气为主,对玉米的授粉较为有利,平地及岗地玉米生产形势良好,今年吉林省玉米有望实现增产。加上黑龙江、辽宁及关内玉米主产区的总体天气条件良好,玉米生产形势普遍好于去年同期,因此在后期若不出现低温早霜等自然灾害的背景下,今年我国玉米有望实现增产。据有关部门预测2008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5600万吨,较上年增长417万吨。供应形势的改善对后期国内玉米市场而言,无疑又构成了明显的利空作用。
玉米期货市场延续跌势现货市场弱势行情依旧
近期,玉米期货内外盘价格均出现下跌走势。前期CBOT玉米短暂炒作干燥天气,出现小幅反弹,但随着干燥天气的好转,市场重回跌势。同时国内玉米期货市场在国家调控压力之下,破位下行,市场空头气氛浓厚。截至8月6日,大连玉米期货高开后高走,冲高后小幅回落,全天窄幅震荡。其中C0901合约开盘1775元,收盘1784元,上涨14元,最高1793元,最低1774元;C0809合约开盘价1691元,收盘价1690元,下跌1元,最高1697元,最低1686元;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市场收盘大幅下跌,因为产区天气良好,基金多头继续平仓抛售。目前9月合约已经接近5美元关口。短期市场氛围和基本面因素均对国内外期货玉米市场走势不利。现货市场方面,目前市场依然充斥着诸多利空因素,短期内在政策调控压力及养殖需求疲软的共同影响下其价格弱势行情依旧。特别是国储玉米拍卖将继续对国内玉米市场起到较为关键的引导作用。
(作者:梅立红来源:粮油市场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