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压力仍是主要利空。目前,国家调控是玉米价格最大的利空,尤其是奥运会期间,国家为了稳定物价加大了调控的力度,连续三周在中国最大的玉米产区巨量拍出临时存储玉米。从拍卖的结果看,前两周的拍卖成交率极高,达到90%以上,第三周有所下滑,为68.9%。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国内供应确实偏紧;二是连续的巨量拍卖短期内缓解了中国最大产区的偏紧压力。那么国家后续的调控能力有多大呢?据了解,国家今年在东北地区收购玉米量为670万吨左右,截止到目前,拍卖成交量为277万吨,还有400万—500万吨的玉米可供拍卖,可以说国家的调控余地还是相当大的。
产量预期提高以及需求恢复缓慢压制期价。今年产区天气状况良好,玉米生长顺利,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的估计,我国 2008/2009年玉米产量将达到1.56亿吨,较上次调高200万吨。按照这一产量预估计算,2008/2009年度我国玉米供需缺口将缩减至200 万吨,虽然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但是局势至少有所缓和,这从长期上影响了玉米期价上行。
另外,从近期来看,玉米的需求恢复缓慢也压制了玉米期价。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192万吨,增速远远低于一季度,养殖业整体效益低下是最主要的原因,虽然8月中旬开始禽、蛋价格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但补栏并未有明显增加。而且深加工产品价格日益走低也影响了此类企业的采购积极性,尤其是奥运会期间此类企业大量停产,严重影响了玉米需求量。总体上的需求疲弱,影响了玉米期价的表现,也使得连玉米未能顶住压力,追随大豆一路走低。不过我们注意到,两节之前,养殖业的效益正在好转,而国内深加工产能严重过剩,奥运会之后产量可能集中增加,需求也有望顺势大增,加大了9月后玉米价格上扬的概率。
华北玉米上市预期加大了期价压力,但可能估之过高。近期,华北玉米上市的预期也使国内玉米价格受压,尤其是广西新玉米上市后使当地价格走低,更是加大了市场担忧,但是这种担忧或许“过分”。今年以来,农作物生产资料上涨明显,尤其是化肥等待物质成本的上涨,大幅抬高了玉米生产成本。据了解,华北地区每亩化肥成本涨至164元,土地流转费220元/亩,雇工80元/天,受柴油涨价、饲料成本提高影响,机械作用费和畜力费也大幅提高,综合下来玉米每亩成本为587元(不计自身劳力),比2007年成本增加101元(扣除补贴增加额25元)。由于华北地区单产水平低于东北,我们按亩产800 斤计算,玉米成本价为1.47元/公斤,从平均22.5%的水分折算成标准水分,价格为1.61元/公斤,而目前河南中等玉米收购价在1600—1680 元/吨之间;河北中等玉米收购价在1620—1670元/吨之间,换句话说,玉米现货价格并没有下降的空间,按照目前的价格水平,华北玉米即使顺利上市,在农户惜售心理作用下,有效供应也比较有限,过分担忧实在没有必要。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近1—2月内玉米价格仍然受到压制,尤其是政策的压力比较明显,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玉米的需求有望加速恢复而对新粮上市的担忧又有“过分”之嫌,到时农户迫于成本压力惜售的可能性非常大,大连玉米极有可能再次走出反季节性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