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独家视点 » 正文

长期看中国农产品供求依然偏紧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8-05  
      国内粮食供需仍处在紧平衡状态。国内市场由于耕地的日益紧缩,粮食大幅增产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国内人口的增长却导致粮食的刚性需求。尽管预计今年粮食产量将连续第五年增产,达到5亿吨以上。但长期来看,由于人口增加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国内粮食仍处在紧平衡的状态。

    粮食成本上升。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农产品(000061,股吧)生产的物质成本在逐年提高,随着农民外出务工、薪金标准的逐步提高,农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也在上升。

    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在主要农产品中,棉花和大豆的进口数量占到国内消费数量的26%和70%,上述产品的国内价格更容易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长期看,我国粮食自给自足压力加大,粮价具有较大上涨空间。

    长期看,中国农产品供求依然偏紧,主要理由:

    人口近期持续增长

    据统计,2006年底,中国人口总量已达13.0756亿,计划生育政策成功抑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惯性使中国人口将在数十年内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假设:2007-2030年,中国人口总数复合增长率0.55%左右,2020年中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4.6亿人,较现有人口增加1.39亿人。

    如果按人均粮食消费量200公斤(2006年农村居民粮食消费量205.62公斤/人)测算,需要增加粮食供给2780万吨。

    食品消费升级加速农产品消费

    中国正在城镇化进程之中,更多的农民成为产业工人,食品消费升级成为可能。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消费增加,间接加速了农产品消费。如消费1千克猪肉,相当于消耗了5公斤左右的饲料粮食。消耗1千克白酒,等于消耗了2.5千克粮食。间接增加粮食的消费量。

    城镇化促使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商品化率提高,客观上加速了农产品消费。目前中国城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以购买肉禽蛋产品为例,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量为42.53千克,农村居民购买量仅有25.54千克,为城镇居民的60%。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升级慢于城镇居民,主要原因:①农村居民收入偏低、购买力相对较低;②部分农村居民有自养产品消费。

    消费升级使居民对动物性蛋白的摄入量增加,减少了对植物性蛋白的摄入量。

    耕地资源总量有限,农产品供给增长潜力有限

    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3004万公顷(18.267亿亩)),宜农荒地3535万公顷(5.302亿亩),合计16539万公顷(24.8亿亩),这就是中国农业生产赖以发展的土地资源。其中,水田面积2817.188万公顷(4.23亿亩),占21.66%;旱田面积6838.93万公顷(10.26亿亩),占52.59%。并且,由于建设用地的增加,耕地减少趋势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政府确保18亿亩耕地)。

    主要粮食品种种植面积及产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对土地的利用更多转向非农业用地,耕地的数量面临很大的压力。

    粮食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原油的上涨推动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加速上涨,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我们以粮食生产成本为例,粮食生产成本包括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化肥、农药以及农用柴油等在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中占了50%左右的比例,而化肥和农药都是高能耗产品,因此能源价格高位运行向下传导到农资产品和相关服务价格显著增长。

    年内减少耕地面积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化,雇耕正在逐步替代自耕。这种转变对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体现在下面两点:租用他人耕地需支付土地成本;自耕者一般不计劳动力成本,但雇耕者需支付劳动力成本,且在农忙季节大幅增加。上述因素共同推高了粮食生产成本。

    农资价格大幅上升,已经对农民的种粮收益和生产积极性带来影响。其中氮肥价格约上涨20%,复合肥价格约上涨50%;5月份综合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3.3%。按06年全国三种粮食平均生产成本376.65元/亩计算,2008年每亩地的生产成本将增加87.8元。如果考虑劳动力短缺带来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上升,那么粮食生产成本上涨程度将更大。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已经对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带来冲击。尽管国家财政对于粮食生产有了更多的倾斜,但落实到单位面积上的绝对金额仅增加17元/亩,与成本的增加相比,补贴力度显然仍不充分。在当前形势下,每亩地的收入需要增加100元以上抵消成本上升带来负面影响。按三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计算,09年财政补贴需要达到接近2000亿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因此,种粮收入增加的落实还需要在价格政策方面着手。

    饲料:景气度缓慢回升

    饲料行业景气度正在缓慢回升。07年7月份以来,政府对养猪业的扶持政策刺激了养猪的积极性,全国各地的生猪存栏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08年3月份之后生猪价格开始缓慢回落,预示着生猪的存栏量已进入上升周期。

    纵向一体化孕育着行业的整合。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形成了巨大的畜产品和水产品的需求,并由此带来了饲料需求的稳步增长,行业容量持续增大。打造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成为饲料企业在行业整合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我们看好积极打造一体化产业链饲料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

    寻找能够从猪饲料需求回升中受益、致力于打造纵向产业链、拥有较高安全边际的饲料企业。重点关注通威股份(600438,股吧)和新希望(000876,股吧)。

    水产养殖:需求旺盛 盈利有保障

    在国内经济遭遇持续通胀压力,但市场消费依旧保持健康增长的背景下,投资水产养殖企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避险手段。这是因为水产养殖企业,特别是依赖天然水域实施自然放养企业的成本压力有限,而下游畅旺的消费市场需求又能保持水产品价格,特别是河海鲜珍品价格的稳定甚至小幅上涨趋势。

    在水产价值链中我们看好拥有水域资源的增养殖产业。(1)在整条产业链中增养殖环节当前盈利能力最强;(2)未来水产品需求增长将主要依靠增养殖产量增长来满足;(3)水产加工领域因属于完全竞争市场,且不具备差异化潜质,因而其加工增值能力十分有限;(4)从长远看养殖企业有介入水产流通市场获取流通利润的愿望与必要。

    养殖模式,倾向于无污染水域的生态养殖。例如北方海域的底播和低密度围堰养殖以及淡水养殖中的湖泊和水库养殖模式,并由此看好坐拥优质养殖水域,且具有资源整合与收购能力的养殖企业。

    在现有上市公司中,我们重点关注最具资源扩张潜力的好当家(600467,股吧)以及明后两年业绩有望持续大幅回升的獐子岛(002069,股吧)。

    林木:关注拥有品牌优势公司

    林木产业中细分子行业的景气度各不相同。在我国,由于林木绝对短缺且生长周期长、应用广泛且产业链成熟、以及政策大力扶植等原因,目前林木产业在我国正处于成长期。但由于林木产业又细分为很多子行业,如在上游有林木种植业、绿化苗木种植业等;在中游有木浆业、人造板业以及其他木材初加工业;在下游有家具业、木地板业、建筑装修业、包装业、林化产业等。这些细分子行业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各自市场供求环境的影响,景气度不尽相同。对林木产业的投资策略应该是,在具有独立景气的细分子行业中瞄准那些具有纵向一体化优势的公司。

    关注具有独立景气的细分子行业。在独立景气的细分子行业中进一步瞄准那些具有纵向一体化优势的公司。纵向一体化的公司同时具备原料种植基地、精深生产加工能力和品牌效应等优势,在长中短期都将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们应在上述具有独立景气的子行业中进一步瞄准那些具有纵向一体化优势的公司。我们认为,在现阶段,特色绿化苗木企业值得高度关注。建议关注绿大地(002200,股吧)。

    种植:投资价值凸显

    粮价的上涨以及政府对农业扶持力度加大总是能够吸引市场足够的关注。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涨价或新的农业政策出台,市场同样也充满期待。我们认为其中主要机会在于行业景气程度提升以及景气上升的预期。

    1.涨价带来的收入增加将在产业链中重新分配,耕地、农资等生产要素都将不同程度获益。其中耕地、种子是收益最多的领域。

    落实到农业板块中的投资品种,拥有耕地的北大荒(600598,股吧)、种子行业中的万向德农(600371,股吧)、登海种业(002041,股吧)、敦煌种业(600354,股吧)、隆平高科(000998,股吧)等将是受益公司。

    2.农业资源拥有者。土地是农业生产赖以进行的自然资源,具有天然的垄断性。尽管中国现有土地产权尚属于国家,企业只能拥有经营权,但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农业资源的获得难度加大,农业资源的价值逐步显现。事实上,土地成本在种植业、养殖业中的成本持续上涨。长期看,拥有农业资源类上市公司价值逐步显现。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