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季节特征明显 玉米价格抬头之势渐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7-08  
     进入7月份,国内玉米市场抬头之势稍有显现,玉米价格大部分地区稳步上扬。其中东北产区玉米市场供应趋紧格局加剧,玉米价格稳中有涨;华北、黄淮产区玉米价格逐步脱离底部区间而缓慢回升;南方部分销区玉米价格因到货量不足也有所上扬。目前,虽然国储玉米拍卖及部分地区小麦替代效应仍对玉米市场形成阶段性、区域性抑制作用,局部地区仍面临一定回调压力,但在国内玉米“青黄不接”季节性特征较为突出及南方销区市场到货量持续偏少、铁路运费上调等市场背景下,其价格出现大跌可能性也不大。

    农户手粮余粮继续减少,小麦替代玉米影响有限

    据了解,截止到6月底,北方主要产区多数农民手中余粮较上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不同幅度减少,其中华北大部分地区同比降幅在3%~4 %,东北产区下滑速度则较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至少偏低5%~10%。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两大产区,多数农民存粮比例在10%左右,同比减少15%以上,该供应格局意味着在今年新粮批量上市前,随着时间或成本的不断抬升,东北玉米整体价格走势还将在高位徘徊,特别是在今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明显下降及未来天气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市场背景下,玉米市场价格甚至不排除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同时今年关内产区新麦上市后其价格上涨迅速,部分地区涨幅已达每吨 100元~200元,而当地玉米市场价格始终未出现明显波动,因此两者价差迅速缩小。虽然山东、河北局部地区饲料厂出于节约成本考虑,大量采用蛋白含量较高的小麦来替代玉米,以达到有效节约豆粕、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但饲料中使用小麦若要达到与豆粕相同的蛋白含量,必须加大对赖氨酸及苏氨酸的用量,而目前国内氨基酸的价格持续上涨,使得部分饲料厂在使用小麦替代玉米后,其生产成本反而超过原先配方的成本,加之后期豆粕价格若出现冲高回落的局面,那么此种小麦替代效应的可实施性将进一步降低。总体来看,因蛋白含量引发的小麦替代玉米现象,对华北玉米市场整体不利影响仍相对有限。

    成本提高间接影响价格,天气变化影响供需格局

    随着年初以来国内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农民种植成本明显上升,惜售心理开始增强,对后期价格上涨预期有所提高。据调查了解,2008年吉林省玉米平均生产成本每亩(下同)为692.88元,较去年增加148.25元,增幅达27.22%。其中直接生产费用(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及机械作业)为441.50 元,较去年增加120.37元,增幅达37.48%。间接费用为96.25元,较去年增加6.87元,增幅达7.7%。用工作价为155.13元,较去年增加21元,增幅达15.66%。同时,为逐步理顺价格关系,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促进石油资源节约,国家发改委于日前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同时铁路运费上调,运输环节成本也在提高。此外,今年年初以来,我国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出现,特别是今年6月份以来南方一些地区出现持续性、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发生较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导致部分农田被毁,作物受损,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笔者综合相关资讯分析认为,在2008年东北玉米播种面积明显减少、养殖业仍处于持续恢复时期的大背景下,后期天气变化对国内玉米市场供需格局的影响将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目前我国北方天气条件较利于玉米的生长及播种,而南方部分地区则受到暴雨洪水的袭击,虽然对全国粮食生产总量影响仍暂时有限,但依然给局部地区的农作物带来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美国遭遇15年来的最大洪水,市场担忧其单产水平或受较大程度的影响,推动CBOT玉米期价连续8个交易日创出历史新高。而拉尼娜转厄尔尼诺天气的不确定性,又考验着我国北方玉米产区的抗旱能力。多方利空因素的交织,使得天气因素成为后期我国玉米市场供需格局变化的市场热点之一。

    国际市场价格屡创新高,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拉大

    6月份以来,美国灾害气候造成的玉米减产预期引发美盘CBOT 玉米期价连续8个交易日连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27日,CBOT玉米3月合约报收803.75美分/蒲式耳,折算进口价格成本已超过3700元/吨,而同期的国内玉米均价仅为1700元/吨,两者价差达一倍有余。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目前国内玉米自给率基本处于一个相对紧平衡状态,但仍保持供大于求的格局。由于国家采取限制出口、在销区连续抛售国储粮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再加上需求相对平稳,在这一环境下,国内玉米市场相对国际市场的屡创新高而言,其价格波动相对较弱或涨幅较小。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玉米市场与国内市场联系仍将紧密,国际玉米价格上涨不可避免的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

    玉米期货价格互有涨跌,现货价格仍将稳中有升

    7月份以来,玉米期货价格互有涨跌。其中大连玉米期货仍然没有走出美国农业部报告偏空的阴影而继续小幅下跌。截止7月2日,主力合约0901收盘1927元,微跌1元,成交量极度萎缩,持仓量减少17744手。外盘方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市场收盘大幅上涨,涨幅接近日涨跌幅限制。其中7月合约上涨29.25美分,报收748.75美分/蒲式耳;9月合约上涨28.75美分,报收761美分/蒲式耳;12月合约上涨 28.50美分,报收780.50美分/蒲式耳。现货市场方面,随着国内产区农户手中余粮数量继续减少,市场供应偏紧预期进一步加剧,后市国储玉米拍卖对市场的影响力也将逐渐下降。同时小麦替代玉米效应在国内多数地区随之减弱,加之玉米运输成本提高以及饲料养殖继续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均对玉米价格有所支撑。预计后期国内玉米价格大部分地区仍将稳中有升。而南方局部地区虽存在到货量阶段性增加而带来的回调压力,但在整个市场后市依然被看好的市场氛围下,其价格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后期天气变化对市场影响很大。如果后期天气条件正常,如果天气正常,玉米仍是丰收年景,在国家调控政策的强力作用下,玉米价格有望稳定在一个合理区间。如果天气变化较大,玉米价格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