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矛盾缩小以时间换空间
随着市场需求的稳步恢复,供应状况渐趋紧张,当前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供需矛盾已得到些许缓解,但由于缺乏明显利好因素支撑,依然期望通过时间拉长、缓慢消化利空因素,来给市场价格攀升换取更大的空间。近期,市场供应状况渐趋紧张,但是产区外销数量却没有明显增长迹象。首先,即便局部销区市场价格攀升,产区收购价格以及仓储成本也同步提高,贸易商外运利润并未有效增加;其次,国家发改委公布提高成品油价格,直接导致汽车运输成本提高,短时间内高企的发运费用,令采购方无法接受,暂缓执行前期计划;再次,也是影响市场走势最重要的一点,饲料需求一直没有恢复至良好状态,因此市场成交状况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没有成交量的配合,无论供应如何偏紧,都很难出现大涨。但是随着时间的拉长,笔者认为需求状况会得到进一步好转,供需之间矛盾也将不断缩小,主要考虑到供应数量减少与需求增长之间相配合,供应与需求此消彼长,市场交易状况会趋于活跃,届时价格趋强步伐也将加快。
麦价不断走强替代顶峰渐现
5月份,随着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攀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之时,人们对其采购积极性也随之弱化,因其价格高涨“吃”掉了饲料厂的利润及养殖户的效益,如何降低饲料及畜禽养殖成本成为当务之急,由于有过多年的小麦、木薯等农产品替代玉米做饲料的经验,人们自然集中精力分析、判断今年替代是否具备优势。由于国内、国际燃料油价格上涨,部分国家扩大木薯生产酒精数量,以致一些欧盟国家都到泰国、越南等地进口,大幅抬高我国主要进口对象国的价格,因此在国内用木薯替代优势减弱。相对于国内供应充足的小麦来说,替代优势不言而喻,在价差较大的前提下,饲料企业开始大量替代。6月份,国内小麦大量上市,小麦替代玉米做饲料的数量也逐渐接近顶峰。而同时小麦上市后价格不断攀升,并且在对后市依然看好的情况下,各收购主体积极采购,有望进一步抬升小麦价格,届时与玉米之间的价差缩小,小麦替代优势预计减弱,小麦给玉米市场带来的冲击也会慢慢减少。
成品油价上调运输成本提高
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较短时间内不但使到达销区的玉米成本提高,而且产区外运数量将暂时缩减,所产生的影响可谓“一箭双雕”。国家发改委指出,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度攀升,特别是今年2月中旬以来涨速加快。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矛盾加剧,企业加工和进口亏损严重,大部分地区炼油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供求矛盾突出。为逐步理顺价格关系,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促进石油资源节约,国家发改委决定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油价上调对玉米市场影响非常直接,致使运输成本明显提高。自20日起,国内汽车运费几乎全面上扬,其中黑龙江省五常至天津每吨(下同)涨至 220元,至北京涨至220元,至包头涨至250~260元,至呼和浩特涨至240元,一次性涨幅均达到20~30元;宾县至鲅鱼圈港口115元,较油价上调前上涨5元。无论华北黄淮还是南方销区玉米到货成本明显增加,为保证利润,贸易商只能提高销售价格。油价上调后国家对种粮农民、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实行财政补贴,生产利益上的影响虽然较小,但玉米种植成本提高,底部价位被抬高。
短期趋强整理长期注定攀升
今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攀升空间较大,但进入5月底、6月初,虽然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但调整因素不断涌现,市场供需双方操作谨慎,需求方采购意愿较低,供应方对当时市场失望而对后市却抱有希望,出货积极性不高,整体市场交易清淡。6月中旬后随着不利因素以及对后市所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预期消化,价格开始在整理走势中趋于上涨,与此同时,需求稳步恢复、商品玉米供应量递减、运输成本提高等利好消息再度被市场重点关注,用粮企业入市采购态度较前期积极,尤其华北地区一些深加工企业,近日来不断通过提价吸引粮源。分析后期玉米市场走势,笔者认为会逐渐攀升,提醒用粮企业不要因短期内仍会维持窄幅整理走势,而不进行合理补库,反倒应该根据自身需求及资金状况,适当加大力度采购优质玉米粮源。虽然国内玉米市场受政策性影响较大,但基于基本面方面的考虑,后期上涨基础较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