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收购主体相继退市 东北玉米价格走势趋稳
6月中旬以来,东北玉米市场因收购主体大多相继退市,同时受春播完成后当地农民对手中仅存玉米惜售心理的增强及大量东北玉米政策性南下入关影响,特别是部分地区因降雨加大收购难度,共同促使玉米价格仍旧延续了上周以来的平稳走势。其中6月17日晚开始,吉林省大部分地区普遍降雨,一方面给连日来的高温天气降了降温,另一方面再度影响了仍在收购企业的收购进度。目前省内深加工企业整体收购价格平稳,收购数量较前期有所增加,但由于库存及地区情况不同,个别企业将玉米收购价进行了调整,有涨有落,但幅度不大。其中松原吉安生化公司玉米收购价每吨(下同)为1590元,与上周基本持平;公主岭黄龙及中粮生化公主岭公司玉米收购价为1580元,上调10元。主要原因是库存仍显不足,且当地收购进度十分缓慢所致;目前黑龙江佳木斯地区当地贸易商三等玉米出货报价为1520元,数量有限;辽宁铁岭当地贸易商收购价为1580元,饲料厂收购价在1620~1640元,持平;由于目前当地市场可供应玉米数量大幅下降,导致多数贸易商及饲料企业暂停收购活动。预计在东北产区贸易粮源大幅下滑及一些大规模深加工企业仍存在库存缺口的共同支撑下,东北产区玉米价格仍将易涨难跌,但短期内依然缺乏足够的上涨动力。
新麦已经开始大量上市 华北玉米价格弱势震荡
据了解,目前华北多数地区新麦已开始大量上市,虽然一些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小麦替代现象,但当地农民手中留存玉米数量明显减少,而眼下又正值“三夏”农忙高峰期,农民对玉米的出售积极性明显减弱,导致市场供应下降,也较大程度上支撑了当地玉米价格不至于出现较大回落而以弱势震荡为主。截至6月19日,山东济南当地饲料厂玉米入厂价在1620~1630元,水分14.5%,下跌10~20元。山东德州当地贸易商收购价在1540~1560元,饲料厂收购价为1630元,淀粉厂收购价在1670~1680元,均基本持平。由于农村没有余粮,目前已经停收。粮库一等玉米出库价为1660元,上涨20元。粮库反映,涨价原因是近期询价企业过多,销售乐观,因此惜售心理加强。随着华北大部分地区玉米货源的大幅下降,后期当地玉米价格存在一定幅度的上涨空间,但短期来看,其价格的上涨可能性仍受到来自新麦替代的抑制。
港口玉米价格略有走强 销区玉米价格局部反弹
6月中旬以来,大连及锦州港口玉米报价略有走强之势,主要原因是船期偏少、销区价格走强导致贸易商对优质玉米有所惜售。截至6月19日,大连港口玉米实际平舱价为1680元,不过报价多数为1700元,但暂时未有成交。预计近期北方港口玉米价格仍以平稳震荡趋势为主;目前广东港口玉米价格继续优质强势特征,玉米成交价集中在1890~1910元,质量最好的成交价再涨10元,但整体成交量依旧不大。虽然港内近期成交量并不大,但无论是卖家还是采购方对优质玉米依旧持看涨态度。同时,在东北玉米到货量明显偏少的提振下,近期南方局部地区的玉米价格出现了大幅反弹的行情。截至6月16日,浙江宁波当地东北玉米到站价在1840~1850元,站台售价为1880元,上涨10~20元,主要是受近期到货量减少拉动;湖南长沙当地玉米市场通辽玉米站台价为1920元,东北玉米当地市场站台价为1880~1900元,上涨50~60元。近期,当地市场需求有所好转,而且到货量明显减少,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当地饲料养殖需求并未出现明显增长的市场环境下,短期来看,南方局部地区在受到玉米到货量不同、国储拍卖力度加大及新麦替代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当地玉米价格预计仍将呈现宽幅震荡走势。
农民存粮水平明显偏低 后期市场总体供应趋紧
目前,我国北方主要产区多数农民玉米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不同幅度下滑,其中华北大部分地区同比降幅在3%~4%,而东北产区下滑速度则较明显,与去年同期相比至少偏低5%~10%。其中黑龙江、吉林两大产区,当地多数农民存粮比例在10%左右,同比减少10%以上,该供应格局意味着在2008年当地新粮批量上市前,随着时间或成本的不断抬升,东北玉米整体价格走势区间将呈阶梯状攀升,一旦后期需求出现阶段性大幅增长,可能会导致价格快速冲高,但局部地区因农民高位价格区间售粮,也会出现短暂的小幅回调,同时5月份以来,中储粮总公司联合铁道部加快了向南方省份调运粮食进度。其中黑龙江全省5月份累计调运玉米157.5万吨,同比增长93.6万吨。在如此大规模的运输条件下,东北农民手中的玉米库存已大幅缩减。此外,进入6月份后,政策性“北粮南运”仍将在东北产区继续进行,预计当地剩余可供应玉米数量将再次大幅下滑。后期市场供应将趋于紧张。
新麦替代压力短期尚存 国储拍卖力度不断加大
目前,国内玉米价格的利空因素仍是新麦替代和国储粮拍卖。在国内小麦连续5年丰收的市场背景下,今年新麦却呈现高开高走态势,多数产区在国家托市收购政策的推动下,其新麦开秤价格较往年普遍提高,特别是山东及河北部分地区,新麦开秤价达0.79~0.81元/斤。虽然新麦价格一路走高,其引发的替代效应在局部地区有所减弱,但国内多数地区玉米与小麦的差价仍较大,因此小麦替代仍将阶段性削弱市场对玉米的需求,从而拖累国内玉米整体价格继续维持弱势格局。而眼下供应最稳定、最充足的货源应是来自国家每周在南方地区进行的储备玉米拍卖,其对于平抑南方部分地区玉米价格的作用在现阶段是显而易见的。6月17日进行的中央储备玉米竞价交易,计划交易玉米391119吨,实际成交99103吨,成交率25.34%,成交均价为1759元。在国储玉米供应十分充裕的阶段,南方部分销区玉米价格近期仍将承受一定的回调压力,且国内玉米整体市场的上涨空间,也因此受到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东北产区玉米长势良好 南方地区遭受降雨袭击
6月上旬以来,东北大部分地区气温快速回升,加之当地前期降水较多,土壤底墒较好,能较充分满足玉米幼苗对热量、光照及水分的需求,利于其幼苗形成发达的根系,对玉米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因而前期当地低温冷害所造成的偏负面影响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与灾害频发的美国玉米主产区相比,我国玉米生长进展较为顺利,如果后期没有较大的旱情影响,预计我国玉米将不会出现减产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南方玉米市场趋势除了自身供需基本面影响外,天气趋势须密切关注与跟踪。据国家气象台消息称,近期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袭击,在这次强降雨过程中,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贵州等地出现了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受强降雨影响,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部分省区江河的支流已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玉米期货价格再创新高 现货短期震荡长期看好
|6月上旬以来,美国中西部地区持续降雨并引发大面积洪水,因持续多雨潮湿天气引发的市场对玉米播种面积及产量下降的忧虑,是近期CBOT玉米期价连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截至6月16日,CBOT玉米期价涨幅达60%以上。相较外盘玉米期价的强劲势头,国内玉米市场则显得“波澜不惊”,大连玉米期价反弹之势明显“温和”,主力合约0901期价始终维持在相对稳定的价格水平。现货市场方面,受诸多因素的共振,近期我国玉米市场走势整体呈高位震荡态势,短期来看,国内玉米因小麦替代、饲料养殖需求及宏观政策调控等因素的限制暂不会出现较明显的上涨行情,但同时受国际市场及国内天气因素的共同支撑,也难以再继续深幅向下调整。但长期来看,国内玉米市场仍存在部分利好因素,诸如今年7、8月份国内玉米市场整体供应“青黄不接”季节性特征的逐渐显现,加之饲料养殖需求也处于快速恢复的过程中,同时今年小麦价格迅速走高,也对玉米起到“先抑后扬”作用。因此玉米市场长期看好趋势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