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替代玉米现象不容忽视
截至6月15日,全国已收获小麦2.85亿亩,占夏收面积的八成以。安徽、河南、江苏三省麦收基本结束;山西省收获小麦790万亩,占七成半;山东省已收4110万亩,过八成;河北地区受大规模降雨影响,收获速度放缓,已收2130万亩,近六成。且多数地区新麦已开始大量上市。从近期小麦酶制剂的销售情况了解到,近期饲料企业使用小麦量在逐步增加。据了解,一些地区的饲料企业如上海、福州、湖北、江苏、安徽等,在鸭料中使用小麦替代玉米比例可达100%,鸡料中的小麦替代比例为20-30%。虽然目前新麦开秤价格较往年普遍提高,特别是山东及河北部分地区,开秤价达0.79元/斤—0.81元/斤,其引发的替代效应在局部地区有所减弱,但国内多数地区玉米与小麦的差价仍较大,因此小麦替代仍将阶段性削弱市场对玉米的需求,从而拖累国内玉米整体价格上涨空间。
南方进入雨季玉米霉变提升采购谨慎
四川地震对全国养殖业来说影响并非很大,但对于局部地区来说却造成了重创,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南充、资阳、达州、宜宾、凉山、绵阳及泸州等8个主产区的猪肉产量约占全省总量的50%左右,其中成都与绵阳受灾相对严重。甘肃地区和陕西地区也均有部分地区受灾。受此影响,国内养殖业恢复进程减缓,饲料需求整体上升趋势受到一定抑制。尤其是进入6月份,南方地区进入潮湿高热时期,玉米存储有一定的难度,一些手中持有水分偏高玉米的粮商销售意愿开始强烈,而采购方抑郁、销售方焦灼的购销状况在市场上充分体现,采购方比较谨慎,购销双方僵持的局面逐渐形成。饲料企业可以更多地观望与等待需求好转,即便对后期市场看好的企业,也不愿承担当前原料高成本、而饲料低销量的压力。可是拥有高水分玉米的粮商无法等待,一旦玉米发生霉变,非但卖不到成本价格,更有可能要亏损销售,为了不面对这种窘迫的局面,部分贸易商试探性地降低高水分玉米报价。部分饲料企业不买账,粮商将报价继续下调。另外,香港再现禽流感,21天内禁止从内陆采购活鸡。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依旧
6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国内5月份经济运行数据,依据统计数据,5月份国内CPI上涨7.7%,较上月回调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9.9%,对5月份CPI保持高位“功不可没”。在此经济数据下,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依然会延续偏紧的财政政策,本年度玉米购销贷款审批和发放仍将会面临国家政策的影响。同时,国家为满足国内玉米需求,保证市场供给,防止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在6月份连续三次拍卖数量均为40万吨,后期会陆续拍卖玉米供应市场,眼下供应最稳定、最充足的货源就是来自国家每周在南方地区进行的储备玉米拍卖,其对于平抑南方部分地区玉米价格的作用在现阶段是显而易见的。后市国内玉米市场依然面临着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巨大压力。
综合分析,由于目前国内玉米市场已进入政策市,对后势的研判不能单纯考虑供需面。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新小麦替代双重压力仍将客观存在,因此,虽然近期我国南方玉米市场局部出现较大反弹,但是,预计短期内国内玉米价格整体上行空间仍受到抑制。但鉴于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当前国内北方主产区多数农民玉米留存量已基本降至去年新粮上市以来的新低,这意味着近期华北农民因新麦上市而批量出售库存玉米的现象应是暂时的,难以持久,粮商和粮库考虑成本问题出库意愿暂时不强;其次,深加工企业均不同程度上存在供应缺口;再次,东北地区运输状况良好,玉米外运顺畅;另外,南方港口库存压力得以些许释放。因此,预计后期随着压力逐渐得以释放,市场趋势将逐渐转好,7月中旬及其后期局部市场价格启动的可能性相对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