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和韩国正在就订立双边自由贸易区(FTA)进行磋商,预计两国政府间的正式谈判也会于近期启动。
联想到最近韩国正在发生的“美国牛肉风波”,韩国国内经济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中韩FTA的谈判过程中,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是:中国农产品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美国牛肉”?
“牛肉风波”源自方法失当
对这个问题的完整回答其实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可能性,中国农产品是否可能对韩国农产品造成影响?答案是肯定的。据统计,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占据较大优势,在某些产品(如谷物类、蔬菜类等)出口上中国甚至占绝对优势。韩国有关机构的研究表明,如若两国FTA达成,韩国农业会受到较大冲击,预计2020年韩农业产值较2005年减少约20%。
但是,可能性并不一定意味着现实性。如果两国政府能在FTA谈判中未雨绸缪,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政策,则可将农产品这一敏感问题较好地淡化。目前“牛肉风波”的造成,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韩美FTA本身,而是韩美两国政府在处理牛肉问题上方法的失当。
中韩FTA谈判注重三点原则
具体而言,中韩FTA谈判在涉及农产品问题时,要特别注重如下三点原则:第一,共赢互利原则。考虑到中国农产品可能对韩国农产品的冲击,两国在FTA谈判时可以先把农产品贸易放在一边,暂不订立详细约定。这是中国对韩国的让步。作为一种互利的补偿,韩国在汽车和电机产品等具有优势的产品方面,也要适当考虑中国的利益关切。这样,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共赢互利,有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