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远月过高溢价限制玉米上涨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5-29  
     4月28日,一根放量增仓暴涨的日K线似乎拉开了玉米上涨的序幕,但由于缺乏基本面利好配合,加之受相关品种如小麦大幅回调影响,玉米涨势很快无疾而终,经过短暂高位徘徊后振荡下行,目前已经接近前期低点。后市看,远月较高的升水无疑限制了玉米的上涨空间,基本面的乏善可陈可能让玉米向现货价回归。

    去年下半年,玉米主力合约经过大幅回调后随豆类稳步上涨至历史相对高位,使得远月合约一挂盘,便获得了一个相对高的挂盘价,前一段一度涨到2000元/吨以上,目前新作玉米合约价格仍然在1900元/吨左右。这一位于历史相对高位的价格在新作玉米大量上市初期出现,显然是有悖市场规律的。我们知道,玉米和国产大豆一样,都是季产年销的产品,在大量收获上市期,价格应该处于相对低位,而在青黄不接的时期,应该处于相对高位。这一点在大豆上表现得比较充分,我们可以看到,大豆新作A0901合约比A0809低了900元/吨以上。可是在玉米期货盘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作为供应匮乏期的C0809合约每吨居然比新作C0901低100多元。除非我们断定国内2008年玉米供应出现问题,需求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牛市依旧延续,否则远月出现的大幅度升水、处于历史高位的价格将无法维持。那么玉米的大牛市会继续吗?我们觉得很难。

    首先看今年的玉米供应。由于大豆价格大幅度上涨,种植效益明显超过玉米,在今年我国春播作物中,大豆种植挤占了一部分玉米播种面积,使得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稍有下降。但是由于去年东北地区出现了干旱,今年如果恢复正常年景,玉米单产可望增加,总产依旧有实现丰收的可能。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计,2008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740万公顷,较上年2805万公顷减少65万公顷,减幅为2.32%,玉米产量为14900万吨,较上年增长100万吨。

    其次看今年国内的玉米需求。玉米需求主要包括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和出口。饲料消费应该是稳步刚性增产,但不会出现突飞猛进的变化。虽然养猪业恢复、家禽业、渔业在逐年增长,但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导致年度间出现较大的增加。而且我们注意到,由于玉米和普通小麦的价格倒挂,最近几年小麦在饲料中替代玉米的现象增多,这将挤占一部分玉米的饲料消费份额。所以,玉米的饲料消费会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再看工业需求,玉米的制作乙醇的消费在国内目前基本上是一个概念炒作,政府的限制政策使其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还有深加工这一块,这部分需求绝对量并不大,但对价格冲击比较厉害,较大的利润空间往往会使他们在玉米收购中不计成本的抢购,但相对不大的需求量使其对市场的影响只是阶段性的。出口方面,去年政府出台规定,对玉米出口实行配额制管理,今年的玉米已经大幅度下降,往年400万吨的出口量将不会再现。综合以上,玉米需求基本没有大幅度增加的可能。

    当然玉米价格的涨跌也不能全看供需,农民的种植成本的增加也会导致玉米价格整体上移,政府对玉米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玉米市场也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CPI的涨幅仍然高居在8%左右,这与政府在年初提出的4.8%的目标相距较大,利用各种手段平抑物价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去年在东北玉米大量上市时期,由于外运困难等原因,东北玉米产区一度出现了“卖粮难”问题,政府及时出手,在东北实施相当于收购小麦的“最低价收购政策”,分两次收购了800万吨玉米。近几个月以来,不断在销区开展国储玉米拍卖。一收一卖之间,政府对玉米的宏观调控职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有力调控下,玉米可能像小麦一样,走出相对稳定的趋势。

    除了玉米自身的供求外,还要看一下相关粮油品种的走势,因为他们在需求上、生产上同玉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看一下小麦,考虑到种植成本的增加,今年国家提高了小麦最低价收购政策,这对小麦价格的整体提升有一定益处,但我们依旧不认为小麦价格会大涨。充足的小麦供应、庞大的政府库存、政府坚决的稳定粮价态度都使得小麦价格趋于稳定。再看豆类,去年玉米的上涨一部分原因是豆类的持续暴涨。由于中国和美国大豆播种面积的恢复,今年世界大豆供应量将极大增加,库存将恢复至正常水平。这将限制世界大豆价格的进一步走高。小麦价格的平稳以及大豆价格面临下跌风险,将使得同为粮油作物的玉米价格失去进一步上涨的动能。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玉米延续大牛市的可能性不大。而处于历史高位的玉米远月价格显然已经高处不胜寒。目前在北方港口不足1700元/吨的玉米现货价格,以及后期不容乐观的玉米供需面,都使市场发挥不出更多的想象力将玉米价格向更高处推进,那么顺势回落也许成为玉米的唯一选择。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