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独家视点 » 正文

地震后政策变局与商品价上涨冲动的博弈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5-21  
    尽管上周末(5月16日)国际市场出现了集体“暴动”行情:在美元贬值带动下,原油、黄金、谷物、软商品等等纷纷走高,但中国市场本周一表现平淡,遍及所有商品市场,今日(5月20日)在隔夜外盘谷物等下跌带动下,几近全盘走绿。

    一定程度上而言,在当前“国难当头”中国重心都在关注抗震救灾的同时,市场以这种温和的方式,似乎可以告慰更多的亡灵,但仔细分析,后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依然围绕政策变局和商品价格潜在上涨冲动的博弈中发展。

    震灾对农业及相关商品价格、CPI走高的刺激冲动事实存在

    截至目前灾害损失:截至19日12时,我国四川汶川8级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湖北、河南、湖南等省(市)34073人遇难,245108人受伤,1975年唐山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约30亿元人民币,2005年南亚大地震造成巴基斯坦50亿美元的损失,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造成经济损失更高达1000亿美元。专家预测,中国这次大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会达数百亿元人民币,但从以往经历来看,地震过后受灾地区的工业生产往往会很快反弹。

    农业影响相对严重: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四川省和重庆直辖市并非制造业重镇,占中国全年的GDP不超过3.5%,但灾后大量基础设施的重建,必然增加了对国内铜、铝、锌等基本金属的需求预期,对价格远期的冲击仍不可忽视;农业方面,四川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8.2%,粮食产出则占9.2%,农业占到四川GDP的20%,由于农业对地震相当敏感,地震可能会使农作物或者推迟收获或者绝收,为本来就偏紧的粮食供应带来更大的压力。

    CPI上涨压力加深:同时,地震后农业生产设备遭到破坏,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被损毁,年久失修的水库及堤坝等都会成为农业生产的隐患,农业大省受灾,将使中国已经相当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雪上加霜。过去的4个月中国CPI涨幅分别为7.1%、8.7%、8.3%、8.5%,市场预计如同今年2月的雪灾一样,此次地震将令2008年下半年的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2008年国家初期制定的CPI控制在4.8%困难重重。

    信贷紧缩面临两难抉择:地震对四川工业、农业产生的破坏,以及受灾群众对食品和日用品的需求,都将对目前早已绷紧的通胀施加新的压力,同时灾后重建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有关方面将不得不扩大信贷额度以满足重建的需要,因此,预计今年银行信贷总规模相比去年会不降反升。

    国际输入型通胀夹击:同时国际市场背景之下,在“输入型通货膨胀”(中国高价进口国际原料、金融资本各种渠道不断涌入中国)夹击下,将进一步加剧国内价格上行的冲动。因此就当前形势来看,商品价格继续维持高位甚至再创新高的可能性仍然很大,投资者仍需警惕。

     政策调控后市难度加大

    昨天、今日、明天,对于中国,乃至所有的华夏同胞都是个特殊的日子,定位为全国哀悼日,是对逝者的哀悼,生者的尊重,中国第一次对于普通百姓生命价值的尊崇,短期内中国人的个人感情以及爱国热情将主绝对主导,如果说目前阶段,包括行业从业者、市场的投资者以及部分国际贸易商等都不会触及中国同胞的感情,配合国家的政策而动,那么后市能够完全避免吗,这里就是个问号。

    但商品价格的最终取向在于实际的供求状况,就这一点而言,似乎令后期价格上涨存在着上涨的冲动。包括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等在内的物资调配部门已经发出保证灾区基本生活资料供应和价格平稳的相关通知,按照受灾人口1000万、每人每天1斤粮、保证三个月供应的标准,研究提出加强地方和中央储备粮油调度,保证灾区粮油市场供应的方案和措施;并从实际角度出发,包括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等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储备机构,向灾区运送大量的粮油物资,上周四(15日)16.4万吨的中央储备粮油紧急投放到地震灾区,包括10万吨中央储备稻谷、5万吨中央储备小麦和1.4万吨中央储备食用油。预计未来还将有大规模的储备粮油投放灾区。

    这似乎是给了借机拉升商品期货价格的投机者明确信号,供应本已成为问题,突然增加的这部分更是令储备捉襟见肘,如何平衡这些因素,可能是未来中国商品价格走向的一个关键因素所在,尤其是目前上市的几大商品期货品种,包括大豆、豆油及其它三大植物油、小麦等价格走向。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