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指出:由于石油是基础能源产品,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会推动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走高,并增加通胀压力。
2、目前各大机构普遍预测,2008年全年物价同比涨幅将在6%以上,超出4.8%的政府调控目标。
(二)、美盘方面:
受截至周末的天气预报仍旧不利于播种和周边市场上涨支撑,周二CBOT玉米收高。主力7月期约再度上行至600美分整数关口之上,大幅上涨12.25美分,收于606.25美分/蒲。目前产区虽没完全泥泞不堪,但连续降雨确实令农民变得有些紧张。若5月中旬之后再行播种,玉米单产潜在降低风险。周边市场走势强劲对玉米期价亦起支撑,特别是盘初原油创纪录新高成为所有交易商热议之事。周二原油期价收盘首次超过120美元/桶。T-Storm气象机构预测,美国中西部作物带降雨过程将会持续到周末,短期看作物带南部地区周二晚间至周三的降雨量预计可达2英寸,其中包括密苏里州、伊利诺伊州、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纳州。周四、周五两天,中西部地区还有几次少量降雨机会。降雨暂时令农民播种积极性受挫。尽管短期预报的天气不佳,但玉米期价在盘初触及涨停板30美分后出现回落。
(三)、现货方面:
黑龙江深加工企业节后纷纷大幅上调玉米收购价。五一过后黑龙江省内玉米深加工企业相继提高收购价格,但收购量仍显不足。加上近日省内大部分地区连续降雨,加工企业收购量更加明显减少。当前农民手中余粮不足,多在贸易商手中,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受国家有关部门对黑龙江、吉林等省的铁路运输给予最大限度的保障,贸易商购销热情高涨,进一步推动了省内玉米的市场价格。中粮集团生化(肇东)事业部5月4日上调90元/吨,收购价格为1450元/吨,水分14%,实际收购价格0.70元/斤,水分17%,收购量很少;青冈龙凤集团节日期间上调35元/吨,收购价为1410元/吨,水分15%,收购量200-300吨;明水格林收购价为1420元/吨,水分 14%,较节前上调30元/吨,收购不理想,每天大约200-300吨;集贤丰瑞集团收购价为0.67元/斤,水分14%,价格较节前上调0.06元/ 斤,日收购量几十吨;绥化昊天集团收购价0.715元/斤,水分16%,价格较节前上调0.01元/斤,日收购量几十吨。
港口地区玉米价格保持全线上扬。大连港中等玉米平舱价1630元/吨,15%水分,容重700,上涨20元/吨。锦州港中等玉米平舱价1600元/吨,15%水分,容重700以上,上涨10元/吨。秦皇岛中等玉米平仓价1600元/吨左右,上涨20元/吨。浙江宁波港中等玉米码头价1770元/吨,河南产。上海港山东产中等玉米到站价1750元/吨,价格平稳;东北产中等玉米到站价1740元/吨。福建厦门港河南产中等玉米码头价1800元/吨,上涨60元/吨。蛇口港中等玉米船板价1790元/吨,上涨20元/吨。
南方销区玉米价格整体平稳。四川成都地区东北产中等玉米到站价1830元/吨左右。湖北武汉地区河南产中等玉米到货价1810元/吨;东北产玉米到站价1800元/吨。江苏南京地区东北产二等玉米到站价1720元/吨左右;徐州地区山东产二等玉米到站价1740元/吨左右。广西南宁地区东北产中等玉米站台价183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玉米到站价1810元/吨。安徽合肥地区山东产中等玉米到站价格在1750元/吨;泗县玉米东北产到站价1760元/吨。
(四)、操作思路:
受隔夜美玉米大幅上扬提振,今日大连玉米小幅高开,盘初期价表现强劲,但从上午10点直至终盘期价表现较弱,全天呈现震荡下行格局。主力0901期约以高于昨日6点开于1975,最高冲至1982,最低探至1965,以1968收一上影线较长的小阴。全天成交469020手,比上一交易日增加86800手,持仓减少1108手至639960手。
技术上看已经形成突破格局,跃至1950分水之上,均线系统对期价形成较强支撑,几近形成多头排列格局。在现货价格给予强劲支撑的前提下,现在主要是在积攒多头人气已决后市。长线投资者持有的均价在1950、仓位10%,止盈位应提高到1955,目前来看仍可乐观持有。玉米在通过报复性上扬的方式上冲至1950—1980区间之后表现出上行乏力状态,短期出现了减仓的现象,横盘的可能性较高。短线交易者在1960-1970的区间段可以介入短线多单,止损位设在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