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地区江苏南京地区二等玉米到站价1750元/吨左右,价格下跌40元/吨;无锡地区中等玉米批发价格1800元/吨,基本持平;常州中等玉米批发价格1740元/吨,回落40元/吨。中部南通玉米收购价格1860元/吨,出库价格1920元/吨,持平;泰州中等玉米批发价格为1800元/吨,持平。北部连云港地产3级玉米批发价1740元/吨,持平;徐州中部地区徐州玉米收购价格1720元/吨,回落20元/吨;泗阳县粮食局2级黄玉米收购价1640元/吨,持平;淮安中等玉米收购价1680元/吨,回落20元/吨;涟水3级玉米收购价格1700元/吨,持平; 盐城批发价1820元/吨,持平。
行内人士分析认为,南北矛盾缓解 国内玉米有望供需两旺。
南方供应紧张局势缓解。 2007年东北地区玉米受暖冬天气影响,脱粒较正常年份推迟了一个月,新玉米延迟至12月上市,而东北地区铁路运力紧张,关内玉米难以运往销区,同时南方销区受养殖业利益驱动,饲料需求旺盛,因此南方销区玉米出现了阶段性供应紧张局面,价格快速上涨,其中广东等地的玉米价格有1600元/吨上涨到1900元/吨以上。为了稳定销区价格,国内决定对南方销区定期投放中央储备玉米,以满足市场需求。 中央储备玉米在投放初期,受需求影响,竞价踊跃,销售顺畅。不过从1月中旬开始,中央储备玉米的成交率逐渐降低,流拍渐成常态,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南方销区供应逐渐宽松是造成成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央储备玉米投放本身满足了一部分市场需求,而饲料需求下降影响了对玉米的消费。进入1月份,南方水产养殖全部结束,要待今年三四月份天气转暖时才能恢复,而生猪养殖由于受养殖成本的制约,并不如预期。此外,随着春运结束,近期东北铁路运力紧张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使粮食正常的流通贸易较之前顺畅。
东北需国家收购“挺价”。与南方销区供应紧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新玉米上市后,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低靡,国家需要在这一地区入市收购玉米。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2006-2007年度陈玉米库存压力沉重,而暖冬又造成东北新玉米上市推迟,并在12月份集中上市,但是铁路运输却不畅,东北玉米难以运输出关。此外,2006年新玉米上市后,国家发放了300万吨新玉米出口配额,引发了玉米反季节上涨,不过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并没有发放玉米出口配额,多种原因造成去年新玉米上市后东北地区玉米销售压力十分大。 为了提振玉米价格,保护东北地区农民利益,今年1月份,国家开始在东北进行玉米收购,数量400万吨。其中200万吨为中央储备玉米,200万吨为临时存储玉米。近日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称,在前期已在黑龙江省收购100万吨中央储备玉米和国家临时储存玉米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又向该公司下达了收购第二批120万吨国家临时储存玉米收购计划。
跨省移库解决“南紧北松”。上周国家有关部门发布通知,决定进行2008年第一批中央储备玉米跨省移库计划46万吨,此次安排调出的玉米为东北地区现有中央储备库存中的玉米。调出地区分别为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调入地区分别为江苏和四川等销区。国家有关部门还将根据东北地区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储存玉米收购情况,另行研究下达后续批次的跨省移库计划。市场人士认为,国际储备移库对缓解东北玉米库容压力、解决南北玉米矛盾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有关人士认为,近期由于国家政策调控力度加大,东北玉米销售进度加快。春耕在即,农民将手中的玉米出售变现的要求越来越急迫,惜售心理减弱。而随着东北玉米库存的下降,玉米收购主体渐为活跃,上周末吉林松原两家深加工企业提高了玉米收购报价,以增加收购数量。目前天气转暖,国内养殖业有望迎来一轮新的养殖高峰,国内玉米市场有望出现供需两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