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库存下降加速,部分地区再现惜售
临近春耕,出于购买农资的需要东北农民开始加速卖粮,而且气温上升使玉米保存难度加大。据了解,目前东北产区多数农民玉米库存下降较多,其中黑龙江地区农户库存在30%—35%,其他地区在30%—40%。随着农户玉米库存的下降,部分地区农户出现惜售心理,因目前玉米相对价格仍然较低,如非必要,农户不愿意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下出售。据了解吉林部分地区比较富裕的农户已经停止出售玉米。
收购主体不断增多,需求日渐恢复
春节期间玉米收购主体为玉米深加工企业,目前收购主体正在不断增多。在玉米深加工企业少量收购的同时,中储粮第二批400万吨的收购计划正式开始,其中黑龙江和吉林120万吨,辽宁和内蒙古各收购80万吨,收购价格比当地价格略高。此外,饲料企业入市收购量也在增多,上周广东出现饲料企业集中收购小高潮,刺激当地价格走高。3月以来广东一带饲料大范围提价,这将进一步刺激饲料企业收购欲望,而中间贸易商也因农发行放贷启动而加大收购量。
东北春旱及种植意向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
目前,东北一带大豆与玉米的比价关系接近4:1(比价关系在2.3左右时,两者的成本收益较为接近)。这说明种植大豆的收益远远超出种植玉米的收益,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根据农调队了解,黑龙江2008年玉米种植面积同比下降13%左右,这对玉米价格形成强劲支撑。
近期东北春旱也对价格形成支撑。今年以来东北部分地区旱情明显,在接近春播时节旱情仍无缓解迹象。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未来十天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北部、内蒙古东南部等地因降水较弱,旱情仍将延续。另外,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受旱耕地面积已超过70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0%以上,这成为支撑玉米价格的又一重要因素。
政策调控预期抑制短期价格大涨,两会后相关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两会期间政府对农产品价格上涨非常关注,对农产品进行调控成为各方共识。从近期期市的表现可以看出市场人士对调控的担忧在加剧。从目前政府的举措看,政策调控的主要思路是:在控制粮食价格的同时,增加供应,抑制部分需求。根据这一思路,增加各种直补,控制玉米深加工能力以及减少流通成本成为主要的调控手段。其中直补所需资金巨大,成本太大;控制玉米深加工能力将导致下游产品价格高企,从而带动原料上涨,非长久之计;相对来说,减少流通成本成为物价调控重点。据商务部的统计,在商品销售价格里,有一半左右的价格是耗在流通成本上,这也是前期农发行对贸易商信贷紧缩的主要原因。其实,不管是哪种调控方式,对于目前玉米价格的上涨都会造成短期的抑制作用,毕竟我国玉米供求基本平衡,尤其是在目前豆类商品暴跌的背景下。可以预见的是,两会闭幕后,相关部门必会紧锣密鼓地落实两会精神,届时玉米市场将接受一次政策调控的考验。
综上所述,长期看玉米市场支撑因素较多,上涨前景较为乐观,近期内则会因农户库存的减少和惜售心理而转强。但是,政策调控可能是目前最大利空,尤其是两会后政策密集出台是对农产品市场的严峻考验,国内玉米恐怕很难善其身。因此,玉米市场近期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低,笔者认为到本月底美国农业部公布种植意向报告前夕,玉米才有可能突破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