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3.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9毫米。月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长江以南地区降水量普遍在20毫米以上,其中浙江、江西、福建、湖南中南部、广西、广东大部有50~100毫米,广西局部地区超过100毫米;北方地区大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或无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新疆西南部、青海东部、四川大部、重庆大部、云南南部、 广西中西部偏多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或接近常年,其中吉林北部、辽宁南部、内蒙古东南部、河北东部等地偏少8成以上。
2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江南西部和南部、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在100小时以下,其中四川东部、重庆、贵州、广西西部不足50小时;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普遍在100小时以上,其中东北、华北东北部、江淮东部、西北大部、西南中西部超过200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江汉、江淮等地月日照时数偏多50小时以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偏少50~100小时;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
2月份我国五大天气气候事件为:
1.西南地区东部出现雨雪冰冻天气。继1月份,我国出现大范围持续雨雪冰冻天气之后,2月上、中旬,西南地区东部、西北东南部又遭遇雨雪冰冻天气,雨雪冰冻日数一般有6~12天,其中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平均雨雪冰冻日数为1951年以来次多值。受强冷空气影响,云南昭通市南部7-13日、曲靖市北部(9-13日)日最高气温持续低于零度,为历史上罕见。
2.东北、华北出现不同程度干旱。1月以来,北方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其中黑龙江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河北东北部等地基本无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中部和南部、华北东北部及内蒙古东南部等地偏少8成以上。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部区域平均降水量仅1.8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北京市降水量只有0.1毫米,为历史同期次小值;河北省区域平均降水量为2.4毫米。长时间雨雪稀少,致使吉林西部、辽宁、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京、山东等地出现不同程度干旱。
3.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出现大雾天气。2月份,我国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及四川盆地、云南东部、贵州西部、福建中东部等地出现大雾天气。由于大雾天气多发生在春运高峰期间,对当地的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带来较大影响。
4.北方地区出现三次沙尘天气过程。2月10-11日、22日及2月29日至3月1日,北方地区出现三次沙尘天气过程。前两次为扬沙过程,影响范围小,强度弱,第三次为沙尘暴过程,先后影响了北方11个省(区、市),其中甘肃中西部、内蒙古西部、宁夏南部和东部、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山东北部、京津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了浮尘和扬沙天气,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甘肃民勒、内蒙古海力素还出现了能见度仅有300米的强沙尘暴;甘肃中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山西北部等地相继出现了5~6级大风,部分地区风力达7~8级。据气象卫星监测估算,此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为本月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
5.黄河宁夏段封河里程为近40年来最长。1月中旬至2月中旬,黄河上游地区出现持续低温天气,陕西北部、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4~6℃,宁夏北部偏低达6~8℃。低温严寒使黄河宁蒙河段封河速度加快,封冻河段加长。截至2月14日,黄河宁夏段累计封河260公里,创近40年来之最。
进入3月份,东北大部地区及内蒙古东部以及华北、黄淮大部地区降水量仍将偏少,气温偏高,干旱可能持续发展。3月份北方冬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需水量呈增加态势,因此要加强麦田管理,注意蓄水保墒,做好抗旱工作,促进冬小麦返青生长;西南地区东部、华南西部前期降水量偏多,3月份降水量可能继续偏多,会存在土壤过湿或渍涝灾害,要抓紧清沟排渍,力争尽快缓解土壤过湿状况。同时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3月气温回升不稳,前期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严重的南方地区还应进一步做好防寒、防冻工作,避免蔬菜、作物、果树再次遭受霜冻危害。3月份,大风天气多,植被干燥,森林和草原火险等级较高,极易引起森林和草场火灾。加之南方地区因前期罕见低温雨雪冰冻低温灾害造成地上可燃物急剧增多,防火形势严峻。建议有关部门增强防火意识,积极采取监管措施,消除一切火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