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市场方面,近段时间玉米市场基本面没有太大变化,由于临近春节,市场成交清淡,期价小幅反弹,但是现货价格仍然维持弱势,北方各省玉米价格下跌,但南部地区恶劣的天气提振玉米价格上扬。近期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遭遇十年来最恶劣的天气,导致玉米运输面临困难,同时春运期间的大量客流亦增加了运输部门的压力。另外,玉米产区的农户急于销售玉米以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也令市场价格难涨。国储玉米销售仍在进行,这打击了农户提升玉米价格的希望,国家对玉米的影响逐步加大。
目前在农民送粮热情高涨的情况下,深加工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在近半个月把收购价下调了2-3分钱/斤。而个别企业由于库存已满,已开始挂出停收招牌。长春大成公司停收。长春金成公司二等玉米挂牌价格为0.7元/斤,三等0.69元/斤,水分30%、杂质1.5%的0.585元/斤,水分28%、杂质1.5%的0.599元/斤,日收购量基本维持在8000-10000吨。赛力事达公司水分30%、杂质1.5%的收购价0.561元/斤,日收购量维持在5000吨左右。
港口现货价格保持稳定,玉米集港量稳步增加。大连港玉米小船板价1570-1600元/吨,北良港二等玉米平舱价格为1580-1590元/吨,近期保持稳定。黑龙江地区二等新玉米集港成本在1530-1540元/吨,目前港口库存30万吨。北良港玉米库存62万吨,大连港库存25万吨,和尚岛库存20万吨,大窑湾库存22万吨,几个主要港口玉米库存在129万吨左右。广东港口质量最好陈玉米成交价降至1810元/吨,较前两周下跌了10元/吨左右,容重700以上水分15%以内新玉米成交价降至1780元/吨,对粮质要求偏低的鸭料玉米成交价降至1760元/吨。目前深圳三个港口共有玉米库存16万吨左右,陈玉米只有2万吨,春节前仍将到货30余万吨。
此外,风雪肆虐春运紧张影响玉米收购进度。近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雪天气和日益紧张的货运增加了农民的卖粮难的阻力,吉林、内蒙等地区因为外运受阻,一些贸易商也减缓了收粮的进度。而且由于距离春节只有四天的时间,农民已陆续进入过年状态,送粮数量明显减少,各企业节前备货任务也已基本完成,在接下来的时间准备陆续停止节前收购,收购价格方面基本无变化意向。
我们对国内市场的判断是,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农民变现玉米的愿望越来越紧迫,在市场玉米供应充裕和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很难有较好的表现。由于期货价格仍维持对现货价格的较高升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玉米期货价格将逐步向大连平舱价回归。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全球玉米供应紧张局面延续。1月11日,美国农业部发布了1月份玉米月度供需报告,把2007/2008年度的玉米转结库存大幅调减为14.38亿蒲式耳,比12月份的17.97亿蒲式耳的预测值调减了3.58亿蒲式耳,调减幅度为20%,这导致CBOT玉米价格急涨到停板。
本年度美国玉米库存消费比为11%,基本与2006/2007年度持平。虽然两个产季的玉米库存消费比没有变化,但值得人们注意的是,这个持平的库存消费比是以1530万英亩的玉米种植面积换来的。2007/2008年度美国玉米种植面积为9360万英亩,比2006/2007年度的7830万英亩的种植面积大增了1530万英亩。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玉米消费增长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接下来的问题是,到下一个产季,在玉米消费继续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美国是否仍有充分的土地提供给玉米的种植?
从美国农业部1月份的报告,我们得到启示是,11%的库存消费比已经属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低档位置,这预示着国际玉米供应持续紧张。另外,考虑到新产季美国有限的土地资源供应以及国际大豆价格的暴涨,玉米在新产季再次获得较多土地的可能非常小,因此,玉米供应紧张的局面至少要延续到2008/2009年度。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农业部在1月报告中,大幅提高了饲料玉米的使用量,而小幅调减了工业使用量,对燃料乙醇的使用量未作调整。我们知道,饲料玉米的使用量在美国消费总量中占有一个很大的基数,饲料使用量的调增,反映了美国养殖业开始快速复苏,这也意味着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上涨趋势非常稳固,即使是像次级债危机这样大的金融事件,也不足以导致国际玉米价格的逆转。
其二,国内玉米供应相对充裕。与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玉米价格十分低迷,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国内玉米供应仍然十分宽裕。根据国家粮食信息中心的预测数据,2007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805万公顷,玉米产量为1.48亿吨,总消费量为1.48亿吨,加上上年不小的转结库存,国内玉米供应仍十分宽裕。
导致国内和国际价格明显背离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已经关闭了玉米出口的大门。由于粮食价格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涨超过40%,全球粮食储备降到历史最低点,印度、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甚至澳大利亚,这些全球最主要的产粮国都在采取措施抑制出口。中国也不例外,玉米粉、大米粉、小麦粉均被列入商务部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目录,同时财政部接连发布通知,取消84种涉粮产品的出口退税,并加征5%-25%不等的关税,这意味着中国玉米出口的大门将要关闭。原来,由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共同向东南亚销区出口玉米,两者之间形成第三方市场竞争关系,这也使得国际玉米价格和国内玉米价格形成联动关系,但中国玉米出口的停止,宣告联动时代的结束,国内玉米价格由此显现出与国际市场不同的波动特征。
从玉米的消费终端来看,国内养猪行业复苏的速度极慢,国家虽然出台了众多的扶持政策,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内生猪供应的短缺是结构性的,中国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大多数都集中到了工业沿线,这给国内生猪散养造成很大冲击,而生猪的规模化养殖短期内仍形成不了气候,因此2008年猪肉价格仍将居高不下,而玉米的饲料消费需到2008年第四季度才可能恢复到一个较正常的局面。
另外,为了保持国内粮食供应,国家已经举行了多次国储玉米的拍卖,从拍卖的情况来看,成交不太活跃,反映出市场供应压力的巨大。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举行第八次中央储备玉米拍卖,计划总量依旧为50万吨。而1月22日的第七次中央储备玉米拍卖,计划拍卖总量为49.66万吨,实际成交4.38万吨,成交比率仅为8.82%,成交均价1746元/吨,有5个地区流拍。虽然玉米拍卖的成交总量和比例都比较低,但是国家依旧在不停地拍卖,从其产生的心理作用远远大于实际结果,由此也可以透视出国家拍卖的初衷不在于过分打压价格,旨在建立稳定的市场氛围。国家在东北四省收购400万吨玉米的储备方案已在黑龙江和吉林率先开展,收购主体鉴于保管等方面的原因对于收购标准限制在国标二等以上。
我们对国内市场的判断是,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农民变现玉米的愿望越来越紧迫,在市场玉米供应充裕和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很难有较好的表现。由于期货价格仍维持对现货价格的较高升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玉米期货价格将逐步向大连平舱价回归。
综合来看,国际金融市场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确定因素过多。虽然相关部门采取了果断的措施,但市场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依然存在。而国内,鉴于国家对玉米频繁出击,而现货价格仍旧稳中趋弱,天气情况的恶化则市场增添了一丝凉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卖粮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但由于国际通胀不断加剧,农资的各项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加之玉米的能源属性,预计短期内玉米仍将维持窄幅振荡整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