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北产区为例,2007年12月份东北局部地区新粮收购价格每吨(下同)累计下跌60~100元,其中哈尔滨下跌60元,长春下跌60元,沈阳下跌50元,内蒙古下跌50元,大连下跌近100元。从历史经验,往往境况差到极致时,距离好转的时间也就临近了,玉米现货市场也是如此,1月1日之后有消息称,为解决农民卖粮难,并且确保农民增收,我国政府出台了东北储备粮收购计划,该政策对产区市场形成极大利好,预期在此拉动下,部分产区市场政策性底部价位出现,并有望小幅反弹。
当前东北产区玉米市场购销极其清淡,不但价格有所回落,就连收购主体也逐渐减少,农民面临价格低、无人收购的双重困惑。鉴于市场价格下跌、采购主体减少,为确保农民顺畅售粮、收入稳步增加,我国政府决定启动储备粮收购计划。有消息称,中储粮计划在东北收购400万吨玉米,其中在黑龙江收购85万吨、吉林收购145万吨、辽宁收购100万吨、内蒙古收购70万吨,价格分别为黑龙江1380元/吨,吉林、辽宁1400元/吨,内蒙古1420元/吨,如果加上收购、烘干、损耗等费用,入库成本价集中在1480~1520元/吨。据中国大豆网测算,此价格与辽宁和内蒙古当前的收购成本基本持平,却明显高出吉林省近60元,高出黑龙江省近80元。
此消息传出之前,东北产区采购商数量极少,在此提振下,预期东北区域内以及外省粮商入市收购的数量将逐渐增加。近日,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转好的状况,收购人数有所增多,主要体现在部分粮库开库收购、早已停收的粮商试探性报价。从吉林省的收购情况可以看出,2007年12月份因黑龙江省粮商大多停收,吉林省收购数量较大,而近日来吉林省的黑龙江货源减少,主要由于黑龙江部分商家恢复收购、粮源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