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产区迎来短暂售粮高峰 玉米收购价格大多保持平稳
12月份以来,东北产区农户归还贷款意愿强烈,加上元旦、春节临近,惜售心理稍有松动,使得市场迎来短暂售粮高峰。但从市场实际收购情况来看,目前仍以深加工企业收购为主,部分贸易商及粮库虽加入收购行列,但受资金短缺及对后市看空心理影响,收购数量较为稀少,收购价格大多保持平稳,局部略有波动。截至12月26日,吉林省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吉安生化30%水分新玉米收购价格每吨(下同)1226元,1∶1.1扣量,较上周上调10元。折干价格在1460元,较上周上涨30元;吉林燃料乙醇30% 水分玉米收购价格为1110元,日收购量3000吨左右。厂区堆满收购的玉米,据说在元旦前吉林燃料乙醇不准备提高价格;吉林省白城地区25% 水分站台收购价格在1240元左右,与上周基本持平。目前当地请车困难,因此粮库开秤较少;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企业继续小幅下调了收购价格,同时收购量骤减。其中中粮集团肇东生化挂牌价为1110元,水分30%,较上周下调10元,日收购量维持在8000吨左右;辽宁省沈阳地区玉米加工企业收购价在1340元,水分27%。抚顺地区新玉米上市量开始增加,二等玉米14% 水分挂牌价格在1560元,1 ∶1.2扣量,30%水分在1220元。昌图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1240元,水分30%,收购量1000吨以上。
关内产区企业看空气氛浓厚玉米价格回落短期难见起色
进入12 月下旬以来,关内产区玉米价格大多小幅回落,局部地区保持平稳。截至12 月26日,山东德州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入厂价在1680 ~1720 元,14%水分,较上周回落10元;河南郑州地区新玉米进饲料厂价1700 ~1720元,贸易商收购价1680元,平顶山养殖场收购价1700 ~1720元,水分14%,南阳地区贸易商站台收购价1680 元,水分15%~16 %,均较上周回落10 ~20元。另据了解,很多企业对后期市场看空气氛依然浓厚,而且当前华北多数农户玉米留存量要明显偏低于东北产区,其中河南地区预计为45%~55%,山东地区在50 %~60 %,河北在60%~70%,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户抗跌能力要强于东北地区农民,持货待售并且计划在明年青黄不接销售不在少数,这也是近期当地玉米市场购销清淡但价格并未明显走低的主要原因。当然当地用粮企业原料采购习惯、饲料销量不佳及东北玉米到货量偏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前期华北多数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明显高于饲料厂,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及相关副产品大幅下滑,一些加工企业新粮收购价也呈下降态势。由于目前华北、东北农户玉米库存水平差异明显,这将会导致春节前北方产区玉米价格季节性调整幅度不一。预计后市关内玉米价格仍将以稳中有落行情为主。
南北港口价格偏弱格局未改 南方销区玉米价格继续下滑
12月下旬以来,由于南方销区中央储备粮连续竞价销售,北方港口贸易商心态犹豫,装船积极性大幅减弱,港内贸易商活动量减少,玉米价格也呈现偏弱趋势。截至12月26 日,大连港口玉米平舱价普遍在1600元,质量较好的在1610~1620元,港内贸易活动较前期明显减少。锦州港内贸易商收购活动处在暂缓和暂停阶段,主要原因是销区市场销售非常困难价格持续走低。现港内优质陈玉米平舱价降至1600
元,16%水分新玉米平舱价降至1580元。由于目前广东饲料企业生产数量较上月减少了近30%,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也较差,广东港口玉米销售进度非常缓慢,价格呈现继续下跌趋势。现广东港口质量最好玉米成交价降至1820元,较上周下跌30元,水分在16 %~17%容重690 ~700 克/升左右的玉米港内价格降至1750 元,下跌了30 元。近日,受中央储备粮连续竞价销售影响,南方销区玉米价格继续小幅下滑。其中浙江宁波东北玉米码头价1860~1880 元,河南产站台价1820 ~1860元,均较上周末下跌20元;上海东北玉米站台价1840 ~1850元,进饲料厂价1880 ~1900元,均与上周持平。湖北武汉地区河南产进厂价1780~1800 元,水分15%以内,较上周末下跌20~30 元,东北新玉米站台价1940 元,与上周持平。广西南宁东北陈玉米码头价1930 ~1940元,较上周末下跌10~20元,新玉米价格为1900 元,水分15.5%左右。
国家宏观调整政策频频出台 抑制粮价过快上涨效应体现
鉴于CPI 指数持续走高的最重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政府把平抑粮油价格作为调控市场的工作重点。近期,国家采取了加大最低收购价粮食和临时存储进口小麦的销售力度,增加市场投放数量;择机投放部分中央储备玉米、竞价销售部分中央储备食用油,满足市场需要。同时,为了防止国际粮价高涨的风险通过出口环节被传递到国内,并且稳定国内对粮价的预期,国家采取降低大豆进口关税、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等84 种商品出口退税,保证粮食供应,稳定价格水平,缓解贸易顺差;此外,加强向粮食库存薄弱地区的移库工作,进一步优化库存布局;加强粮食调运工作的组织协调,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加强市场监管和监督检查等调控措施,显示出国家对粮油产品市场调控力度正在加强。而且国家有关部门将根据情况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在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后,目前粮食市场价格基本平稳,小麦和玉米市场价格已有所回落。
饲料销售数量呈现疲软态势 小麦替代玉米数量逐渐增加
据了解,进入12月份,国内市场饲料销量呈现出疲软态势,进入中旬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其中鸡饲料下降速度最快,猪饲料状况尚好,不过在整体市场偏空气氛的影响下,无论生产什么饲料的企业对于原料市场都不看好,当然最为严重的是鸡饲料生产厂家。近期国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着实使得玉米市场压力增大,粮商抛售行为屡屡出现。粮商一方面担忧饲料销量持续萎缩,另一方面担忧国家继续出台政策打压,进而趁价格未跌破成本底线之时进行抛售。另外,国家先后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举行三次竞价销售中央储备玉米活动,虽然三次投放及成交数量不是很大,但销区玉米市场短期供应量增加,也使其前期供给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玉米价格续涨动力。同时,小麦替代玉米数量渐增,自11月下旬以来,我国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投放量从前期150万吨,现已增至450万吨,随着政策性供应量增加,拍卖价格不断走低,并激发了一些南方饲料厂采购小麦替代玉米的热情,并对后市玉米价格看空。据悉,目前华北黄淮地区饲企已明显提高了小麦替代玉米的数量,鸭料替代比例已达到30%~40 %,猪料中替代比例为20 %~30 %。
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弱势调整 现货价格短期走势难见起色
12月下旬以来,玉米期货市场仍在前期震荡区间下沿附近延续盘整形态。现货市场国家宏观调整政策对期货价格形成一定打压。截至12月25日,大连玉米窄幅震荡,缩量整理。其中C0805合约收盘1716元,跌6点,减仓7798手;C0809合约收盘1817元,跌11点,增仓7792手。由于缺少基本面实际利多消息指引,预计短期玉米期货价格仍将弱势调整。现货市场方面,临近年底,产区将迎来新玉米上市高峰,市场供给有所增加。同时,由于贷款仍未完全发放,贸易商及粮库入市收购较少,收购市场仍由加工企业主导。此外,宏观政策调控仍将继续打压市场,其影响力会更加深入。而且在国家抑制经济过热、平抑粮油价格的大环境下,玉米价格短期走势难见起色,预计后市玉米价格仍将有所回落。不过,考虑到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产区农民仍有惜售心理以及铁路运输瓶颈将会使粮食外运外销受到制约,今冬明春我国运输不畅局面难以明显缓解,尤其是春节前后半个月时间受更趋紧张等方面因素支撑,国内玉米价格回调幅度也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