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以来,玉米维持高位盘整行情,上下两难。昨日玉米主力5月合约成交量继续萎缩,市场观望氛围浓厚。从记者采访情况看,对于后期走势,多空双方对后市分歧较大。
目前,政府调控意愿有所增强,玉米价格面临调整压力。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根据北京市粮食局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11月底玉米全国平均价格为1763元/吨,比前一周又上涨了2.5%。12月4日,国家粮食局发出公告称,为保证粮食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决定于12月11日在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组织第一批中央储备玉米竞价销售,这批玉米的储存地点分别为上海、广东、广西和四川等。
许多企业对这次抛售行为比较关注。据赛力士达采购部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企业维持正常收购,价格在1490元/吨(含水量30%)。虽然国储玉米抛售数量有限,而且主要针对南方饲料生产企业,但对全国玉米交易价格会产生全局性影响,因此企业对此次玉米竞价依旧较为关注。
“由于前期玉米价格的非理性上涨,东北地区由于农民惜售心理,心理价位较高,玉米加工企业已经纷纷上调收购价格,从前期的1300元/吨上升至1490元/吨左右。农民的心理价位在0.6元/斤(含水量30%)左右,目前玉米价格基本达到农民的心理预期,已经开始销售。现在东北深加工企业收购有条不紊,并没有出现大量盲目抢购。”同时她认为,近期玉米有一个理性回落的过程,随着农民惜售有所缓解,深加工企业理性收购,政府调控意愿有所增强,玉米价格面临调整压力。例如,蛇口地区已经已经开始陆续抛售,价格在1970元/吨左右,相对前期有所回落;山东、广东两地区价格也逐渐回落。销区价格的下降很可能会带动全国市场玉米价格的回落。
但也有投资人士认为,此次国储打压可能正是买入的好时机。该人士认为,目前淀粉酒精价格仍在上涨,养猪效益居于高位,表明国内玉米需求依然旺盛,玉米长期上涨趋势不会改变。辽宁中期分析师曹彦辉也表示了相似的看法,她认为,玉米拍卖及时填补了可能出现的断档期,将使得玉米市场的运行节奏更加平稳,短期能够缓解销区供给不均衡的矛盾,同时也对当前的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但从长期来看,价格仍需要根据市场大环境的供需情况而定,有轮出就应该有轮入,整个玉米市场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供给基本面较为稳定,饲料企业成为玉米需求的焦点,如果饲料企业保持当前的稳步增长,明年玉米价格可能会出现稳中有升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