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本轮玉米上涨有“基础”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11-07  
     去年“火爆”的玉米收购行情让深加工、贸易商、饲料厂等玉米采购主体心有余悸,而今年的玉米收购市场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购销两淡”。

    对于深加工企业,由于库存充裕,并不急于收购新粮;对于贸易商,由于多数在去年抢粮过程中遭受重创,今年收购能力大打折扣,收购更为谨慎;对于饲料企业,由于养殖业迟迟不能恢复而采购谨慎;对于农民,由于物价、种植成本、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再加之今年东北地区普遍减产,导致农民惜售心理加重。因此,各方力量导致玉米采购市场表现为“购销两淡”格局。

    这种“购销两淡”格局是一种心理博弈的均衡,它是微妙的均衡。这时,价格会是平稳的,波动极小。任何一方都不愿去改变它。在这场博弈中,因为任何一方都不情愿首先做出让步。那么,博弈最终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持仓兴趣”高低。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博弈双方——深加工与农民的状况。

    正如上表所述的那样,在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人民收入普遍提高以及国家大力实施惠农政策的大背景下,农民的“持仓兴趣”和资金实力大大提高,“持仓”信心与日俱增;而对于加工企业和饲料商而言,库存再大也有用完的时候,到那时他们便处于这种博弈的劣势地位。

    在这场博弈中,虽然深加工企业都害怕价格上涨,但一开始深加工企业便输掉了第一步,因为他们给出的收购价格远远低于农民的销售期望,这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的惜售心理和持仓兴趣。原本希望农民能够接受深加工企业给出的市场价格,但在维持了半个多月后,深加工企业最终没有继续下去,纷纷倒戈,提高收购价格以补充各自库存。吉林大成率先提价,在短短的十日之内连续两次大幅提高收购价格便是这一“博弈平衡”被打破的标志。

    从目前情况来看,“博弈”的结果是深加工企业被迫提高收购价格。这种“博弈均衡”本身就不利于用粮企业,因为在这场博弈中,农民是主动的一方,他们看到高企的成本,看到周边高企的物价,不愿意卖粮。“博弈均衡”被打破就是必然的事。

    笔者认为,“购销两淡”的博弈均衡刚刚被市场打破,犹如“破堤之洪水”,短期内难以停止下来。

    “购销两淡”,犹如黎明前的静寂,却将开启一整日的喧闹!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