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盘方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市场收盘温和上涨,主要是受到外围市场飙升的有力提振。12月合约上涨4.00美分,报收376.00美分/蒲式耳。
今年玉米产量增长不如之前市场的预期是推动本周玉米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发布的《中国农产品月度供需状况报告》预测,2007年中国玉米产量将达到1.49亿吨,比2006年的1.4548亿吨增长了352万吨,增长2.42%。不过10月份以来,华北地区天气状况不佳,尤其是下旬以来,持续的降雨导致玉米霉变比较严重,新玉米质量堪忧,而东北地区由于今年气温偏低,导致收获延迟,且不利于农民进行新玉米晾晒,预计新玉米集中上市期将相对推迟。
此外,近期同属于饲料的豆粕价格上涨迅速,拉大了与玉米的价格差距,由于玉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豆粕,因此玉米有补涨的需求。多头借助期货库存预期下降和天气不良等理由发力,不过空头也有足够的理由打压价格。由于气温过低,东北玉米主产区玉米晾晒困难,目前新玉米还仅仅是零星上市,根据东北地区的农民销售习惯,春节之前一般农民将出售手中的70%~80%玉米,因此11月份之后,玉米市场将迎来集中上市的压力。目前东北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格基本稳定,有利于农民出售,后期玉米集中上市对价格压力不小。此外,东北地区陈玉米的销售压力也逐渐加大,对大连市场也构成利空因素。去年由于发改委在新玉米上市期间发放新的出口配额300万吨,导致玉米价格逆市上扬,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第二次发放配额的消息,这对玉米市场也构成了比较大的利空。
同时,目前养殖业从去年的谷底正在逐步复苏,饲料玉米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9月份,国内多数地区猪料销量月环比增长了10%-15%,而禽料继续保持良好上升态势,月环比增加了10%-20%。预计第四季度饲料产销仍将保持一定增长。上年度中期由于玉米价格上涨速度大大高于小麦,小麦在饲料中的替代作用很明显。本年度小麦价格上涨抑制了这种替代作用,这部分饲料用玉米数量将还原。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数据,2007/2008年度中国玉米饲料消费量为9600万吨,较2006/2007年度提高350万吨,增幅为3.8%。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数据,2007/2008年度中国玉米工业消费量为3750万吨,较2006/2007年度提高200万吨,增幅为5.6%。从整体供求上看,我国玉米本年度基本保持平衡,但要注意这种平衡是在期末库存数量减少的基础上达到的。
后市影响玉米市场走势的利多因素:一是上年度养殖业——特别是猪养殖业需求锐减,目前国内饲料业、养殖业正在逐步复苏,饲料玉米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由于猪饲料用玉米占饲料行业的绝对主力,所以猪养殖的大幅恢复才是玉米价格上涨的大动力。但母猪的补栏需要较长时间,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仔猪价格的飞涨和猪的疫情也抑制了养猪的热情,猪养殖业缓慢恢复,不会有集中性补栏出现;二是经济大环境有利于商品价格上涨。原油价格攀升导致运费上涨;三是小麦价格飙升,在饲料上替代玉米的数量大大减少;白糖价格上涨,玉米糖浆的替代作用增强。利空因素:一是目前市场供应压力较大。由于华北地区的大雨使新粮大量上市时间推迟到现在;2006年东北地区的玉米结转库存较大;二是上年度由于争抢粮源使玉米价格飙升,原料采购成本较高,导致玉米深加工企业利润摊薄,贸易商方面亏损较多,今年将不会出现这种争粮局势;三是国家政策。国家态度明确,稳定粮食价格,稳定肉禽价格,政策所指,市场有所忌惮。同时,贷款发放控制越来越严格,市场资金流转量减少。
总的来看,近期玉米市场多空因素交织,争夺激烈,价格恐难大幅上涨或下跌,预计将以震荡走强为主。随着新玉米销售压力消失,利多因素会慢慢显现,所以新年度的玉米价格走势将先抑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