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不旺国内玉米价格走低
近年来,国内玉米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国家出于保障安全的角度控制玉米加工业发展速度,出台了限制玉米出口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上南方生猪疫病暴发导致饲料玉米需求骤减,国内玉米市场需求不旺,市场价格一路走低。
吉林省粮食局局长祝业辉介绍说,往年进入6月份以后,中原地区产的玉米基本销售完毕,正是东北玉米销售的黄金季节,但今年市场形势变化很大,吉林省去年收购的玉米大部分仍积压在库里。目前吉林玉米火车板交货价格1400-1420元/吨,大连港口玉米平仓价格在1500元左右,与价格最高的5月中下旬相比,平均每吨回落50-80元。
专家认为,玉米价格的降低,主要是市场需求不旺所致。吉林省吉林市粮食局副局长潘勇分析说,国家5月份发布宏观调控政策,限制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当时玉米期货市场价格马上就下来了,企业对玉米需求量明显减少;取消酒精出口退税政策,让大部分酒精企业无利可图而停产,也大大降低了玉米需求量。“原来吉林市玉米本地转化能力在26亿公斤左右,生产的玉米80%就地转化掉了。酒精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后,除吉林燃料乙醇依靠国家补贴继续生产外,其余酒精厂都已停产,严重影响了玉米需求。”
同时,国内畜禽行业对玉米的饲料需求也大大减少。吉林省桦甸市粮库是当地最好的粮库,仓容能力7000万公斤,去年收购了4000万公斤玉米,到现在还有一半没有卖完。粮库主任卢盛吉说,以前他们的玉米主要销往广东、四川、山东等地,但近年这些地方的需求量大大减少。
--玉米价格“倒挂” 库存大量积压
由于前期吉林玉米收购价格较高,目前成本与销售价格已经形成“倒挂”之势,企业平均每销售1000公斤玉米,就要亏损100元左右,吉林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潜在亏损额预计比去年增加8亿元。
“由于近年来玉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无论农民还是企业在去年收购玉米的时候,对后期玉米价格都有一个较好的预期,所以当时的收购价格比较高。”祝业辉说,当时每吨玉米的收购价格大约在1400元左右,加上烘干费、银行利息、经营管理费用等,吨粮成本在1500元以上,可目前每吨玉米的市场价格只有1400元左右。截至8月末,吉林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商品玉米库存74.9亿公斤,其中2006年新收购的玉米65.2亿公斤,可以说新玉米基本上没有销出去,新粮积压比例达到近年最高。
“卖一吨赔100元,不卖还不行,积压的时间越长成本越高,以后问题越多。”祝业辉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潜亏巨大,企业效益下降,卖粮困难。截至6月末,吉林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整体已经亏损8.2亿元,同比增亏2.6亿元。如果继续下去,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将比去年整体增亏8亿元。
“往年6-9月正是玉米走货的黄金时期,可今年到目前还基本没动。”桦甸市粮食局副局长孙玉昌说,桦甸市去年收购的近4亿公斤玉米中,目前只卖掉0.8亿公斤。“我们现在有三个粮库一粒粮食都没卖,都是2000万公斤的库存,一方面是价格低,一方面是需求少,再就是运不出去。”据了解,整个桦甸地区年玉米收购总量4亿公斤左右,粮食系统只有两条铁路专用线,现在即使南方省份玉米价格上来了,短时间内也运不出去。
--主产省玉米新粮收购形势严峻
面对库存积压局面,吉林粮食部门分析,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不但面临更加巨大的亏损,而且短期内也很难倒出仓容。农发行的贷款还不上又难以继续获得银行支持,等到今年玉米上市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无论从仓容还是资金方面,都将失去收购能力,
仓储方面,孙玉昌介绍说,14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总仓容能力在4亿公斤左右,目前只剩下1亿公斤的空间。桦甸市粮库主任卢盛吉说,他们去年收购玉米2000万公斤,目前还有1000万公斤的玉米库存,他们的铁路专用线好的时候一天三个车皮,才90万公斤,两个月也就500万公斤左右,根本运不出去,仓容根本倒不出来。
资金方面,孙玉昌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收粮资金全部依靠农发行信誉贷款,如今玉米卖不出去,企业不但仓容能力被占,资金也难以回笼,根本没有能力清还农发行的贷款,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来年的贷款,收粮资金也就没了来源。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一旦失去了收购新粮的能力,新粮上市后,完全依靠社会个体的收购者,根本没有能力吸纳那么多粮食,吉林农民将再次面临“卖粮难”,不仅会影响农民增收,而且会打击农民来年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专家预测:国内玉米价格可能陷入低谷
专家分析认为,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玉米主产省吉林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玉米的“主渠道”作用将丧失。一旦新粮上市,即使国家做出相关政策调整能够保障“主渠道”的能力,其积极性也势必受到严重挫伤。加上国内饲料玉米需求不旺,出口限制等因素,预计今年吉林玉米新粮开秤价格肯定低于去年,国内玉米市场整体将呈现出短期供过于求状况,市场价格很可能陷入低谷。
从吉林省的情况看,今年虽然前期遭遇了干旱,但由于去年玉米市场价格好,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对玉米市场充满期望,种植结构调整比例很大。祝业辉说,今年如果霜期不提前,玉米总产量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且还可能追平去年的产量。
产量不减,需求量却大大降低。不但加工企业收购量受到了限制,由于南方猪蓝耳病的影响,生猪饲养量大幅下降,饲料玉米需求也大大减少,对外出口还没有配额。专家认为,从长远角度分析,我国玉米供应确实呈现偏紧的形势,但从当前短期情况分析,国内玉米市场已经形成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将在供求关系影响下经历新一轮动荡。
专家认为,国家出于保障主产区积极性的角度,可能会从政策方面进行一些调整,比如仓容方面,可将吉林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商品粮库存中部分玉米转为国家临时储备,这样既能减少玉米市场销售压力,保障国内玉米供需平衡,又能在宏观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快速可行的解决办法;资金方面,也可能协调农发行调整贷款期限,在新粮收购中继续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以资金支持,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专家分析说,即使国家做出了相关政策调整,短时间内也很难落实,到时候就算企业具备了收购新粮的能力,其积极性也肯定受到挫伤,社会个体收购者更不敢轻易入市,到时候农民的粮食还是不好卖,玉米开秤价格肯定不好。在国家没有其他方面重大政策调整的前提下,国内玉米价格将逐步走入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