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不再核准新建项目
国家发改委昨日发布《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将调整现行玉米深加工项目管理方式,实行项目核准制。所有新建和改扩建玉米深加工项目,必须经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各地要立即停止备案玉米深加工项目。已经备案但尚未开工的拟建项目,须停止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国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玉米深加工项目。
此外,玉米深加工项目将列入限制类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试点期间暂不允许外商投资生物液体燃料乙醇生产项目和兼并、收购、重组国内燃料乙醇生产企业。
在进出口方面,一方面各地区原则上要减少玉米出口,以保证国内供求平衡。另一方面,要鼓励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限制发展供给过剩和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品以及出口导向型产品。
我国还将鼓励国内的玉米深加工企业通过融资支持、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鼓励玉米加工企业到我国周边、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玉米生产基地,发展玉米加工和畜禽养殖业。
玉米深加工与畜争粮
《意见》指出,2006年,我国国内玉米消费量为1.34亿吨,其中,饲用消费占64.2%,比重呈下降趋势;深加工消费占26.8%,比重呈增长趋势。
今年8月份,我国粮食价格上涨6.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9.0%。
针对此轮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表示,其根本原因是国际粮价的上涨带动了国内粮价的上涨,“国际石油的价格长期居高不下,部分国家用玉米生产乙醇,用食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大幅度增加,因此造成了全球的玉米供给紧张和食用植物油供给紧张”。
据悉,“十五”期间,我国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消耗的玉米数量累计增长94%,而同期玉米产量仅增长了31%。目前我国已经拥有玉米综合加工能力亚洲第一、世界第三。2006年深加工业消耗玉米数量比2003年的1650万吨增加了1839万吨,累计增幅117.5%。
《意见》估计,玉米深加工产能的进一步盲目扩张,一方面将导致东北地区调出玉米量大大减少,使南方主销区的饲料原料从依靠国内供给转为依靠进口,增加国家食品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会挤占饲料玉米的供应总量,进而影响到肉禽蛋奶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
因此,《意见》明确,“十一五”时期饲料玉米用量的年增长率要保持在4.7%左右,玉米深加工业用粮规模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例控制在26%以内。
玉米深加工行业调整在即
根据《意见》,我国将积极培育大型玉米加工企业,推动结构调整,提高行业发展水平。鼓励和支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大的国内玉米加工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和重组等形式,发展若干家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
此外,《意见》实施后,我国将从行业准入、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资源利用与节约、环保要求、循环经济等方面,对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严格行业准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