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改委昨日发布的《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各地区原则上要减少玉米出口,以保证国内供求平衡。建立灵活的玉米进出口数量调节制度,在保证国内玉米生产稳定的条件下,东南沿海玉米主销区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较低时,可适当进口部分玉米,满足国内饲料加工业的需求,研究完善玉米初加工产品和部分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
国家发改委指出,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偏紧,也使得依靠进口弥补国内市场的难度加大。文件指出,2006年全球玉米产量约为6.9亿吨,预计2010年将增长到8.2亿吨;消费量约7.2亿吨,预计2010年将达到8亿吨左右,在多数年份中玉米产量低于消费量。产销矛盾反映到库存上,将使全球库存持续处于较低水平。2006年全球玉米库存为9300万吨,为过去20年来的最低水平;预计2010年全球玉米库存为9471万吨,仍将是历史较低水平。
发改委指出,从玉米贸易看,2006年全球玉米贸易量为7891万吨,预计2010年将增至8390万吨,趋势上虽然增长,但数量很小。预计未来3年全球玉米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的格局,全球玉米贸易增长有限,低库存将成为一种常态,我国难以依靠国际市场解决国内深加工原料不足问题。
由于玉米价格一路上涨,国内出口变得有利可图。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至8月份中国玉米出口量达到415万吨,比上年同期的出口量228万吨提高了81.7%。
根据美国农业部本周发布的最新预测,2006年10月到2007年9月份期间,中国玉米出口将会达到480万吨,高于上年的373万吨。但是在2007/08年度,中国玉米出口预计降低到300万吨,尽管玉米产量从1.45亿吨提高到1.47亿吨,这主要因为国内需求强劲增长。
不断加大的出口规模正在引起政府高度的注意。有关部门表示,玉米的出口有可能正在打破国内玉米供求格局,东北地区调出玉米量将大大减少,使南方主销区的饲料原料从依靠国内供给转为依靠进口,增加国家食物安全风险。
作为国内两大玉米出口商之一的吉林粮食集团副董事长姜建华日前表示,由于玉米价格上涨令人担忧,今年政府可能不再追加玉米出口配额。他称,吉林粮食集团和中粮集团签订的玉米出口合同基本上用完了政府3月份发放的140万吨出口配额。他补充说,吉粮和中粮将会在年底前履行完所有的出口合同。
市场人士预计,后期我国玉米出口前景不容乐观,玉米价格不再会像2006年一样受出口需求拉动而大幅上涨。但是由于国内养殖业的复苏,玉米价格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从昨日大连玉米期货市场来看,玉米期价出现全线回落。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后期国内玉米供应仍然充足。其预测,2007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2805万公顷,较上年的2697万公顷增加108万公顷,增幅4.00%,其中东北春玉米和华北夏玉米的面积均有增长,主要原因是玉米种植效益高于大豆。在天气状况基本正常的情况下,预计2007年中国玉米的产量为14900万吨,较上年的14548万吨增长352万吨,增幅2.42%。